舜网
2025-08-25 14:39:53
在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的悉心指导下,山东安诚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济南市交通运输行业工伤预防培训项目。最新数据显示,该项目累计培训人数已突破1500人次,其中一线班组长780余人次,专职安全、职业健康管理人员750余人次,培训范围涵盖23家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单位,标志着项目进入规模化推广与效能深化的新阶段。
该系列培训项目不仅是山东安诚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更为推进行业安全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鲜活样本。
战略定位:从“政策执行”到“生态共建”
得益于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等部门的悉心指导,本项目超越了传统“上课打卡”的培训模式,旨在构建一个“政府引导、企业负责、专业支撑、从业人员参与”的四位一体工伤预防生态。山东安诚作为专业支撑核心,角色从简单的培训服务商,升级为行业安全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和生态共建方。现阶段1500余人次的覆盖,不仅是量的积累,更是这条生态链有效运转、获得各方认可的有力证明。
模式创新:构建“精准—互动—长效”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培训体系
项目的顺利推进,既得益于主管部门的战略方向把控,更源于山东安诚对行业痛点与培训规律的深刻洞察,并系统性地落地了三大创新:
精准化知识供给:基于“1+3+N”课程工厂模式,实现了从“通用教材”到“场景化图谱”的升级。课程内容不再是静态的法规条文,而是基于对上百起“两客一危”典型事故的解构,所构建的动态风险数据库和应对策略库,确保了知识供给的前沿性和高相关性。
互动化效能转化:率先提出“体验式安全道场”教学模式。通过模拟操作、VR事故体验、团队协作等沉浸式设计,将被动灌输变为主动探索,极大提升了知识到行为的转化率。考核数据与行为随访表明,学员安全操作规范执行率提升显著。
长效化价值延伸:项目交付物不仅是课时,更是一套可持续的安全管理资产。山东安诚借鉴网络直播形式,将每场工伤预防培训公开直播。一方面,参训企业可在后续培训时再次进入直播间学习,查漏补缺,巩固成效;另一方面,公司认识到不同行业和岗位对工伤预防知识与技能存在普遍需求。因此,培训团队运用“破圈”思维,打破课堂和行业限制,使课程内容跃然于屏幕之上,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在公司以人为本、利他思维的引领下,工伤预防培训实效借助网络持续扩散,价值不断延伸。
核心价值:破解行业“三大矛盾”
本项目之所以能迅速覆盖1500余人次并获得积极反馈,关键在于它精准地解决了长期困扰行业的深层矛盾:
破解了“高风险作业与低安全意识”的矛盾:通过震撼的案例和实操,将模糊的风险转化为可知、可感、可防的具体场景。
破解了“严监管要求与弱执行能力”的矛盾:将复杂的法规条款,翻译成一线员工“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操作指令。
破解了“紧迫培训需求与有限生产资源”的矛盾:“上门培训+错峰夜训”的柔性服务模式,实现了培训与运营的无缝衔接,保障了企业的正常运转。
展望未来:从规模覆盖到深度赋能
1500人次是里程碑,也是新起点。由衷感谢主管部门的信任与指导,以及所有参训企业的积极配合与宝贵反馈。新阶段伊始,山东安诚计划通过:
长效跟踪:建立参训人员安全数据库,进行长期跟踪分析;
精准施训:开发岗位风险分级课程,分层次,分类别为不同风险等级岗位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进阶培训;
个性定制:构建企业安全健康度评估大模型,为参训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安全治理提升方案。
山东安诚愿以实际行动,将工伤预防从一道必答的“安全考题”,转化为一份行业共享的“模范答卷”,为全市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发展,输出可复制、易推广的现代化治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