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摸清水资源“家底” 山东地质人“毫米级”守护坑塘河湖测量巡航数据生命线

舜网

2025-09-14 13:34:12

  摸清水资源“家底” 山东地质人“毫米级”守护坑塘河湖测量巡航数据生命线

  清晨的聊城市鱼邱湖畔,一架大疆无人机已腾空而起,机翼下的激光雷达飞速扫描,湖面每一处细微起伏都被精准捕捉;岸边,技术人员遥控无人船缓缓驶入湖心,船底测深设备如同“水下眼睛”,实时传回水深数据——原本需人工驾船测量的危险水域,如今只需操作屏幕便能完成。这既是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开展坑塘水下地形测量的日常,也是其推进河湖测量、摸清水资源“家底”的生动缩影。

  作为自然资源部部署的全国水资源基础调查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承担两大关键任务:一方面,聚焦德州、聊城、滨州三市全域,开展山东省水资源基础调查——坑塘水下地形测量项目,需完成1117个样本坑塘的水下地形测量,全面掌握坑塘空间分布、数量、质量及动态变化;另一方面,对鱼邱湖等重点水域进行精细化巡航监测,以点带面夯实水资源调查数据基础。

  摸清水资源“家底” 山东地质人“毫米级”守护坑塘河湖测量巡航数据生命线

  摸清水资源“家底” 山东地质人“毫米级”守护坑塘河湖测量巡航数据生命线

  为实现“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测量目标,项目组投入硬核力量:组建14人专业团队,含正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7人,专业实力雄厚;配备6艘华微3号无人船、1套大疆M350无人机及激光雷达系统、7辆施工车辆,设备按需足额配齐,相较传统人工测量实现代际飞跃。同时成立安全生产保障小组,由测绘工程党支部书记牵头统筹,全力保障项目安全推进。

  精度是数据的生命线。无论是坑塘测量还是河湖巡航,项目均以“毫米级”标准严格把控:坑塘测量采用格网类推抽样法,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按坑塘总数>1%比例抽样,确保样本代表性,每个坑塘测区扩展至顶缘界线外10米,水深平面点位中误差不超±3.75米,实测水深中误差控制在±0.15米内;GPS测量严格符合GB50026要求,全程遵循ISO9001质量体系,执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从作业员自检、作业组互检,到项目部过程检查、单位终检,再到业主验收,层层把关确保数据真实、可靠、权威。

  调查过程中,队员们需克服多重挑战。施工范围覆盖多类地形,从河滩高地、浅平洼地、鲁西平原到邹平山地,许多坑塘与偏远河湖段车辆无法直达,队员常肩扛无人船、RTK设备长途步行;野外作业集中在6-8月山东雨季与高温期,每天工作超8小时,还可能面临坑塘干涸、河湖水位突变需重新规划路线的情况,但队员们始终发扬“三光荣”“四特别”的地质精神坚守岗位。同时,项目全程践行绿色勘查理念,开展环保培训,爱护农田植被、妥善处理废弃物,尊重乡规民俗,将文明施工融入每一步操作。

  这份凝聚心血的水资源“数据档案”,意义深远。从国家战略看,它为评估水资源总量、制定跨区域调配方案提供关键支撑,守护国家水安全;从生态维度,能助力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河湖坑塘生态修复,为绿水青山建立“生态体检报告”;对经济社会发展而言,精准数据可引导产业、人口布局与水资源禀赋匹配,支撑国土空间规划,还能直接服务民生——农业上保障灌溉用水、守护粮食安全,防灾减灾中明确坑塘蓄洪能力、干旱时调配水源,真正让水资源数据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