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
2025-10-07 11:27:10
在泉城济南的城市肌理中,一条条老街巷、一座座老建筑如同历史的脉络,承载着千年历史文脉与独特市井烟火。这些璀璨的历史遗珠,如同城市的“时光琥珀”,将城市的故事、时代的记忆、历史的温度封存其中,形成这座城市区别于其他地域的独特文化印记。即日起,我们推出《济南“上新记”》系列报道,从古老街巷的“新生密码”、历史建筑的“活化之道”、城市更新的“升级答卷”等维度,探寻济南如何在城市更新这一国家战略中“答题”与“创新”。
济南剧院的全新回归,也拉开了一场城市更新赋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远航。
如果只是对原有旧建筑的简单复刻,远失去了这场城市更新的意义。立足于当代文化需求的功能升级,济南城发集团以高起点规划、高品质设计、高标准建设,在守住城市记忆与创新融入现代演艺功能之间找到精妙平衡——既守住了老剧院的“形”,又重塑了全新文化空间的“魂”。
济南城发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整修一新的济南剧院舞台可满足话剧、音乐剧、音乐会、地方戏曲、沉浸式演出、脱口秀等各类演出需求与会议、培训等多元场景使用。在保留济南剧院“形”的基础上,新的更新延续了“影”的基因,更拓展了“剧”的维度,旨在为济南打造一个全新的文化艺术呈现空间。
50岁的济南市民孙先生成为新济南剧院的第一批观众之一。遥想起40多年前,孩童的他跟随父母到济南剧院看演出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时过境迁,济南剧院的回归,让这份尘封已久的记忆又再次涌起。如今剧院的样貌焕然一新,座椅更加舒适、灯光更加璀璨、设施更加健全,演出内容也更加丰富,但那份孩童时“走进剧院就满心期待”的心情,却始终未变。
这是无数老济南人的共同心声:济南剧院的回归,不只是一座建筑的“新生”,更是对一代人文化记忆的唤醒,让那些封存在旧票根里的温暖,能在现代舞台上重新发芽。
在“守”与“创”之间,济南城发集团走出了一条老建筑活化的新路径。
“守”,是守住济南剧院的“形”,保留老剧院建筑线条和空间氛围;“创”,是重塑文化空间的“魂”,全方位升级的舞台,多元场景都能在此找到适配的舞台:本土的吕剧、山东快书可以在这里登上更专业的舞台,让地方文化IP被更多人看见;国内外优质的话剧、音乐会能在此落地,满足济南人日益多元的文化消费需求;小众的沉浸式演出、年轻群体喜爱的脱口秀,也能找到适配的空间,让剧院成为连接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偏好的“桥梁”。诗城词都、曲山艺海、书香济南以及海右文艺等泉城独特的文化品牌,或许也能够在这里找到独特的呈现载体,让济南文化IP绽放出别样光彩。
这种“活化”,让老建筑在服务当代中获得新生,让“济南剧院”的名字,既刻着过去的记忆,又写满未来的可能。正如济南城发集团负责人所言,这次更新让老剧院从单一的观影场所,蜕变为能承载多元文化需求的“艺术呈现空间”。
从80年代承载精神慰藉的“文化坐标”,到如今兼具记忆温度与现代功能的“城市文化聚场”,济南剧院的“上新”,恰是济南城市更新的生动“答题”——老建筑不必在岁月中褪色,只要找对“活化之道”,便能成为承载城市文脉、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当济南剧院的灯光再次为不同类型的演出亮起,当不同年龄的观众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共鸣,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座老剧院的回归,更是济南在城市更新战略中,对“如何守护文化根脉、如何服务当代需求”这一命题的创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