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普集街道:织密“廉洁网格”,涵养基层清风正气

舜网

2025-10-16 11:30:29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末端,也是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如何破解廉洁文化“上热下冷”的困境,让清风正气真正浸润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是新时代基层治理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普集街道纪检监察工委积极探索“廉洁文化进网格”工作模式,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用“软文化”筑牢“硬约束”,逐步走出一条符合基层实际、富有生机活力的廉洁文化建设新路径。

  筑牢阵地,让廉洁文化“触手可及”。廉洁文化建设不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必须要有坚实的阵地支撑。我们坚持“因地制宜、资源共享、注重实效”的原则,将廉洁元素有机嵌入现有的基层网格治理框架。在各村(社区)的网格内,同步建设“网格廉洁文化微阵地”。这些微阵地虽小,但功能齐全:设立“廉洁图书角”,配备《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基层干部廉洁履职指南》等书籍报刊,方便党员干部和群众随时取阅学习;开辟“廉政公示栏”,定期更新惠民政策、资金发放、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及结果,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打造设计精美、内容通俗的“廉洁文化一条街”,通过格言、警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廉洁用权、清白做人”等理念融入日常场景,营造出“抬头见廉、低头思廉、处处倡廉”的浓厚氛围,使廉洁文化从“文件”走向“现场”,从“会场”深入“广场”。

  普集街道:织密“廉洁网格”,涵养基层清风正气

  创新载体,让廉洁教育“入脑入心”。廉洁文化要发挥教化功能,关键在于贴近实际、触动心灵。我们针对不同网格的特点和人群需求,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廉洁活动”,力求让廉洁教育更“接地气”、更具感染力。在农村网格,我们推行“廉洁板凳会”,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法律顾问与村民围坐一圈,用乡音俚语,以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为教材,生动剖析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微腐败”行为的危害,引导群众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在社区网格,我们举办“廉洁书画展”、“家风故事会”,鼓励居民用笔墨丹青描绘清廉画卷,用朴实语言讲述家风传承,让廉洁理念在艺术熏陶和情感共鸣中悄然生根。在企业网格,我们开展“廉洁从业座谈会”、“风险防控讲座”,围绕诚信经营、规范合同、杜绝商业贿赂等主题,为企业主和员工送上“廉洁提醒”,筑牢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的“防火墙”。通过这些精准滴灌、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廉洁文化不再是抽象的说教,而成为了可感、可知、可参与的生活体验。

  普集街道:织密“廉洁网格”,涵养基层清风正气

  健全机制,让廉洁监督“无处不在”。文化的浸润需要制度的保障方能行稳致远。为确保“廉洁文化进网格”不是一阵风,我们着力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网格监督机制”。核心是建立“三级监督响应机制”:一级响应依托“廉洁网格员”,他们来自群众、熟悉情况,负责日常走访,第一时间收集、反映廉情信息和群众诉求,成为监督的“前沿哨兵”。二级响应由村(社区)纪检委员负责,对网格员上报的线索进行初步核实,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对能够立即整改的问题现场督促落实,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三级响应由街道纪检监察工委主导,对涉及违纪违法的重要线索进行深入核查处理,形成有力震慑。这套机制运行以来,已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数十条,推动解决了一批在村级财务、政策落实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的监督效能,让群众感受到监督就在身边、纪律就在眼前。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廉洁文化建设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基础性工程。普集街道纪检监察工委将继续深耕“廉洁文化进网格”这片沃土,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完善机制,让清廉之风吹遍街巷阡陌,以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为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