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
2025-10-25 10:53:39
虽是秋天,但这里没有萧瑟之意,各个角落都展现着盛景之美:湖边的芦苇丛,在风中摇曳着柔美的身姿,吹拂着头上的小绒毛;各种鸟儿在这里栖息,步履优雅、身姿曼妙,不时停歇觅食,引得游客驻足观赏……这里就是位于济南市东部章丘区的白云湖湿地。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将章丘区白云湖湿地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面积1354.36公顷的白云湖湿地,也是此批次全省唯一入选的湿地。
白云湖,地处黄河下游,是山东省内第三大自然湖泊、济南市唯一一处天然湿地,其生态保护工作在济南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进程中非常重要。作为黄河流域唯一沿海省份山东省的省会城市,这里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城外山水环绕,城内名泉遍布,“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近年来,济南市抢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立足区位优势和独特的资源禀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咬定目标、埋头苦干,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湿地公园是鸟类栖息繁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场所。白云湖湿地拥有植物223种、鸟类145种、鱼类22种。经过多年的保护治理,东方白鹳、青头潜鸭等国家I级保护鸟类,白鹭、苍鹭等省重点保护物种,重现人们视野。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白云湖湿地就会成为大规模候鸟的“驿站”,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觅食地。一幅蓝天白云、百鸟翔集的生态画卷在济南以东、黄河之畔铺展开来。
白云湖,形成于汉代,因溪谷缕注,众水潴而为湖,白云英英出其中,故得名。白云湖自东向西呈椭圆形,黄河水、百脉泉水在这里汇集,水质清冽、宛如甘泉。蒹葭苍苍、荷红柳绿、百鸟翔集、渔歌唱晚,白云湖美景引得无数文人雅士赋诗题词,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白云棹罢归来晚”成为章丘古八景之一。
近年来,章丘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白云湖植被保护与修复、自然湿地岸线维护、珍稀野生动物调查保护、野生动物监测、湖水水系连通等方面进行保护提升,完成修复面积37.53公顷,栽植各类乔灌木1.8万株,恢复湿地水生植物面积3万余平方米,栽植水生植物10万株。配套建设各类基础设施,增强湿地净化环境、改善土壤、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等方面的生态作用,不断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建立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监督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确保湿地保护工作高点定位、高端规划、高位推进、高新突破。如今的白云湖湿地,不仅恢复了生态活力,还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绿色引擎”。
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章丘,对湿地的珍爱与保护,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十四五”期间,把握“世界湿地日”“爱鸟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有利时机,开展主题宣传50多次,受众超万人;向全社会宣传普及湿地保护知识,接待参观市民近万人。2023年以来,启动自然教育课程,在科普馆设置“非遗”传承技艺和白云湖湿地公园文化展示区、体验区,举办自然教育课堂40多次……湿地自然教育成效明显。
湿地公园为城市打造了“入则自然,出则繁华”的宝贵财富。白云湖风光四时常新,夏季最盛。万亩荷塘,莲叶田田,其中红莲万朵,姿态各异、亭亭玉立、宛若群仙。七八月份,徜徉于白云湖,宛若来到了以“荷”为题的飞花令,东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西边“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往前走“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回首望“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杨柳成行、荷塘连片,微风吹起,十里荷香,处处都能感受到绿色的脉动和芬芳的气息。人在画中游,秀色入画来,每一位来到白云湖湿地的宾朋,都能切身感受到这里的生态之美、生活之美、生命之美。
树成行、花成簇、草成片,芦苇随风摇曳,地面光影斑驳,河塘湖泊与天同色,耳际伴着阵阵鸟鸣,那围着白云湖绵绵不绝的芦苇荡,春夏时节是一道道天然绿色屏障,到了秋天就变成了连绵不绝的芦花海洋。冬天的黄色芦苇迎风飘扬,在阳光下呈现着别样的风情……一年分四季,风光各不同,白云湖湿地以每年30多万的游客量,成为众多市民休闲旅游、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章丘区以白云湖湿地被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为契机,紧紧抓住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用心守护好这一城市形象的名片、市民休闲的乐园、文旅融合的亮点、湿地恢复的典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样板,回报这片湿地给予人们的深情厚谊,让她永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