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加速落地 网上看病报销从门诊慢特病开始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2020-11-05 09:29:33

  挂号、提交病历、医生问诊并开处方、处方审核、缴费买药、取药……这是许多慢性病患者复诊的流程。相比之下,互联网医疗复诊不仅解决了挂号难、排长队的问题,未来还可以直接通过医保报销。

  近日,国家医保局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根据地方医保政策和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内容确定支付范围。参保人在本统筹地区“互联网+”医疗服务定点医疗机构复诊并开具处方发生的诊察费和药品费,可以按照统筹地区医保规定支付。各地可从门诊慢特病开始,逐步扩大医保对常见病、慢性病“互联网+”医疗服务支付的范围。

  在互联网医疗平台上,患者可以通过图文或视频的方式在线咨询医生并得到回复,足不出户就可以看病买药。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网上看病更是节省了去医院跑腿的时间。“第一次看病或许不敢直接在网上问医生,但是像慢性病开药续方,网上直接开药就很方便。”北京的郑先生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家中老人患有糖尿病和冠心病需要长期用药,之前都是去医院门诊挂号开药,但老人行动不便,如果能在网上看病开药将会方便许多。

  互联网医疗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但是能不能纳入医保,线上线下报销比例是否一致,成为互联网医疗发展的一大问题。

  关于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的政策也在不断推进。今年10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近期扩内需促消费的工作方案》,提出完善“互联网+”医保支付政策。在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前提下,将慢性病互联网复诊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随着指导意见的发布,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支付政策加速落地。

  指导意见明确,参保人在本统筹地区“互联网+”医疗服务定点医疗机构复诊并开具处方发生的诊察费和药品费,可以按照统筹地区医保规定支付。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符合规定的“互联网+”医疗复诊服务,按照公立医院普通门诊诊察类项目价格收费和支付。发生的药品费用比照线下医保规定的支付标准和政策支付。

  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后,医疗资源不均衡、挂号难的问题或许可以得到缓解,但也有患者提出疑问,线上看病到底靠不靠谱,如何保证互联网医疗的安全问题?

  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互联网医院主要分为三类:实体医院主导的互联网医院、实体医院与企业合作共建的互联网医院和企业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申办的互联网医院。对于部分患者而言,企业或民营医疗机构搭建的在线问诊平台是否合规、平台医生的执业资质是否完备,都存在疑问。目前,四川省已经从互联网诊疗机构的执业、诊疗行为等方面入手,为“互联网医疗”画红线。《四川省互联网诊疗管理规范》提出,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需依法取得相应互联网诊疗资质;医师需取得相应执业资质并具有三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医疗机构可与不超过三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并不意味着所有在线咨询、问诊等服务都能通过医保报销,“互联网+”医疗的医保支付还需满足相应条件。指导意见明确,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需通过其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自愿向所在统筹地区医保经办机构申请签订“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补充协议,相应机构同时需符合申请医保补充协议的六条基本条件。有专家建议,要严把互联网医疗的行业主体资格认证关、落实行业主体就诊责任,确保线上问诊的科学性,增强患者线上就医的信心。

作者:李孟 责任编辑:鞠月芹

展开全文

为您推荐

新闻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