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24-03-19 15:06:34
央广网北京3月19日消息(记者 郭彦伟 雷妍)春暖花开,正是春游好时节。约上三两好友踏青赏花、小酌畅聊,不失为一件人间快事。不过,春季阳气升发,容易肝气旺盛,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二七院区脾胃肝胆科主任医师王志斌温馨提示,春季饮酒有讲究,别喝太多、别喝太快,更别空腹喝。
“喝酒脸红”VS“喝酒脸白”
有人说:“我一喝酒就脸红,特别能喝。”对于此类说法,专家回应,喝酒脸红,是因为身体里缺少乙醛脱氢酶-2。如果肝细胞内缺少这种酶,乙醛无法被催化,大量的乙醛进入血液,会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表现出脸红、心跳快、恶心等症状。因此,“喝酒脸红反而是不能喝酒的表现”。
专家强调,喝酒脸白的人可能更危险。“因为他们不仅缺乏乙醛脱氢酶-2,还缺少乙醇脱氢酶,只能依靠肝脏里面的一种P450酶慢慢氧化,靠体液来稀释酒精。”酒精长期停留,不能被代谢,容易降低心脏的收缩功能,引起末梢血管血流减少,使脸色变得苍白。如果一次性大量饮酒,容易引起昏迷、急性酒精中毒。
春季饮酒遵循三原则
专家表示,如果有需要饮酒的场合,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别喝太多。春季万物生长,阳气生发,人的情绪容易被“燥热”搅乱,饮酒宜小酌,控制在二两以内。
别喝太快。人体肝脏分解酒精的速度是每小时约10毫升,饮酒过快不仅会加大肝脏的负担,还容易醉酒。
别空腹喝。空腹饮酒是大忌。在喝酒之前一定要吃点东西,胃里有了食物,才能对酒精浓度进行稀释,减少酒精对胃部的直接刺激。因此,下酒菜显得尤为重要。
酒后用药需警惕
专家称,饮酒后通常不能服用以下药物:
抗生素类药物。如头孢菌素类药物,包括头孢硫脒、头孢哌酮和甲硝唑等,这类抗生素在喝酒后口服,会抑制酒精代谢,出现头晕、虚汗、乏力,以及低血压休克,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降压药、降糖药。饮酒会导致血管扩张,导致低血压和低血糖。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饮酒后一定要注意血压和血糖变化,如果饮酒后血压和血糖仍然比较高,可以适当应用。
非甾体类抗炎药。酒精容易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和糜烂,而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也会导致胃黏膜出现炎症和水肿。因此饮酒后再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会加重胃黏膜糜烂和出血的风险。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养肝正当时。专家建议,春季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同时提醒大家,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