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拷问来了——2019,你立flag了吗?

舜网-济南时报 2019-02-17 12:51:00

  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朋友圈又被“flag大军”刷屏了。“绝对不要熬夜了”“我要减肥30斤”“每天步行10000步”“看完100本书”……多么熟悉的配方,多么熟悉的感觉,毕竟刚过去的2018年,他们也是这么说的。虽然常立常倒,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立flag仍然是一件乐此不疲的事,比如这一条就在朋友圈高频出现:“2019年我的目标是:完成2018年那些本该在2017年完成的我在2016年就信誓旦旦要完成的2015年制定的目标。”

  你立的flag都失败了?

  每年的年初开工日,都是大家疯狂立新年flag的时间。新的一年,好像一定要有某个目标加持,才能活得更好。

  比如最近的朋友圈就被一个活动刷了屏。这个活动中,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制作一张2019新年flag图,把自己的目标意义列在清单上,写下名字,然后等到明年再看实现了多少。但是环顾四周,你会发现,图片上列出的flag,大家几乎每天都会立,比如早睡早起、减肥成功、一夜暴富……但立flag当时的雄心壮志,就像因为位列英文单词表第一位而被背得最熟的“abandon”的词义一样,坚持不了多久,就会被抛诸脑后。

  百度百科对于“立flag”的解释是这样的:“立flag,网络流行语,指说下一句振奋的话,结果往往与期望相反。简单地说,一个人被他自己说的话打脸了。你做了一件事,或说了一句话,为下面要发生的事做了铺垫,这就是立flag,而结果往往是相反的。类似一语成谶、乌鸦嘴。”

  简单来说,立下的flag,绝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比如记者本人,2019年立下的第一个flag是:少喝咖啡不要熬夜。结果就在flag立下的次日夜里,因为睡前豪饮了一杯榛果拿铁,失眠了一整夜。flag倒得太快就像龙卷风,这句话在记者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印证。

  打脸的不只是记者。下定决心减肥的朋友告诉记者,她昨天半夜因为怀疑人生,点了份炸鸡套餐,还美其名曰“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发誓再买买买就剁手的小袁,忍了一周后还是觉得,跟手比起来,口红更好看;而梦想一夜暴富的朋友们,十个里有九个还在构思计划,剩下的那一个能付出实际行动的,不过就是在微博上疯狂地转发各种抽奖活动,并且祈祷某天一觉醒来就能收到系统通知他中奖了的消息。

  但,一个flag倒下去,还会有千千万万个flag立起来。不管经历了多少次打脸,在立flag这件事上,大家永远有着出乎意料的热情。所以现在有个新词叫“积极废人”,指那些虽然永远做不到、但很爱给自己立flag的人。这类人心态上积极像阳光普照大地,行动上宛如一个废物。他们会在间歇性享乐后恐慌,时常为懒惰自责。

  如何科学地立flag?

  其实回头看看这些flag立的内容,会发现答案都很简单。比如想减肥,就少吃多运动;想升职加薪,就努力工作提升自己;想早睡早起,那就远离手机。

  但为什么我们立的flag通常都失败了?

  最显而易见的一种情况是,我们在立下目标后,总是给自己预设了重重困难,然后把早就准备好的借口抛出去,就再也没有心理负担了。就像记者的朋友小刘,她总是抱怨工作单位的种种缺点:没发展、工资低、不是她喜欢的行业。所以从入职开始,她就谋划着跳槽。但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她还在那家公司,还在说着那些抱怨的话。每次问起来,她总是说:“现在还不是跳槽的好时机。”

  知乎的一个高赞回答指出了这种症结所在:很多人习惯性地沉溺于“轻易获得高成就感”的事情。有意无意地寻求用很少付出获得很大“回报”的偏方,哪怕回报是虚拟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封闭‘强化学习’的通道。在学习或接受信息中,只愿意执行最简单的第一步,却不愿意执行接下来更为复杂的巩固和应用流程。

  而有些人之所以立下flag,完全是出于被动的选择,他们定的目标通常都来自于社会压力和自身的焦虑感。本身就不胖的人喊着减肥,是因为以瘦削为美的审美观大行其道;本来收入不错的人想一夜暴富,是因为在和别人作比较的时候发现自己不是赚得最多的那一个;一些立志读100本书的人,觉得这样会让别人觉得他很厉害、博学多才,却忽略了自身是否有能力去达成这个目标。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简单心理”网络咨询平台的范蕊老师告诉记者,总被自己立的flag打脸,还可能是一种“错误愿望综合征”。“对于现实的挫败,大家感到心情低落时,为了改变心情,使自己的错误、失败、遗憾和悔恨都得到救赎,立下flag,然后把‘定下目标’和‘完成目标’画上等号。简单地说,大家总是错把‘改变心情’当作了‘改变自我’。”

  所以范老师建议,当你立下flag后,不妨思考一下,这些目标的目的和意义都是什么。“如果是对改变人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那就立刻行动起来;如果是生活仪式感的一部分,那就放轻松一点;如果是出于迎合别人的眼光,那就先考虑一下自己到底为什么而活。” (记者李真)

作者:李真 责任编辑:李欢

展开全文

为您推荐

新闻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