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 企业创新成果成科技奖励舞台“主角”

人民网山东频道 2021-04-17 13:04:43

  李华军:为海洋工程加道“安全锁”

  从理论探索到应用实践,用创新破解海洋工程领域“卡脖子”难题

  聚焦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 企业创新成果成科技奖励舞台“主角”

  李华军简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长期从事海洋工程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解决了海洋工程设计理论、安全施工与运维中的系列技术难题,发展了海洋工程安全与防灾技术体系。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均排名1)、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6项(均排名1)、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成果纳入5部国家行业规范标准。

  “这一奖项,名为‘最高’,但我们的工作还远未达到最高,不仅距离山东省需求、国家期待、世界顶尖还有不少差距,就是对照心中目标和追求,也有很多未竟之处。”在海洋工程领域躬耕创新近40年,从理论探索到应用实践、不断破解“卡脖子”难题,但在今天获颁2020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华军仍深感诚惶诚恐。在他看来,人类正在加快迈向海洋这一充满未知又丰饶敏感的领域,认识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都亟须海洋工程技术的支撑。获奖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用创新响应实践急需

  严酷复杂的环境和海洋环保的红线是海洋工程领域的两大挑战。

  李华军在海工领域崭露头角的第一个项目,是在1999年,他得知我国浅海区域投入开发的第一个年产量超过200万吨的大油田——埕岛油田中心二号平台存在过度振动现象,由于一直找不到原因,管理方甚至考虑要拆除这一价值数亿元的平台。

  李华军根据自己的理论研究进行推导,认为数据有问题,他说服了埕岛油田负责人,允许他带着团队成员登台检测。测得数据后,李华军带领团队分析、建模、试验,成功找到了平台过度振动的原因,给出治理方案,最终只花费1000万元左右就解决了这一难题,避免了数亿元的损失。

  在此基础上,历经10余年的攻关,李华军团队研发形成了新型海洋工程结构设计、安装、检测及修复加固成套技术,大幅提升了海洋资源开发的技术水平。相关成果被纳入3项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获得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此后,李华军带领团队完成的“海洋工程安全与防灾若干关键技术及应用”“近浅海新型构筑物设计、施工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又先后获得2010年度、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为“一带一路”建设助力添彩

  在以色列南部,矗立着该国第二大港口——毗邻地中海的阿什多德港。当时,中方企业在这一港口的防波堤建设中遭遇到挑战,原设计采用基础大开挖换填方案,但这一方案面临施工周期长、工作量大、成本高昂,以及破坏环境等不利因素。

  怎么办?李华军团队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海域状况,与项目组合作研发了“海上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与装备”,解决了这一工程难题,项目提前7个月完成,项目方奖励中方1亿元!

  面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李华军团队以“近浅海新型构筑物设计、施工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应用为抓手,积极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海洋工程建设出谋划策,提供战略咨询。

  胡布燃煤电厂属于“一带一路”及“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的重要能源项目,该工程直接面向阿拉伯海,施工条件十分恶劣。李华军团队参与项目组,采用“桩顶支撑移动平台桩基施工技术与装备”,消除了恶劣海况对桩基施工进度和精度的影响。

  为向海图强打造后备军

  向海图强,建设海洋强国,需要一代代人接力努力。李华军一直坚守着一名教授的本分:培养学生,建设团队。

  截至目前,李华军已培养硕博研究生及博士后100余人,有3人成长为国家杰出青年,1人成长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成长为青年长江学者,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同时,还培养锻炼了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师资队伍。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才创设海洋工程学科,短短十几年,该学科已位列软科全球高校学科排名第16位。

  不久前,李华军牵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多场多体多尺度耦合及其对海工装备性能与安全的影响机制”(简称海工装备基础科学中心)正式获批实施,据介绍,这是我国海洋工程领域首个、也是山东省唯一一个基础科学中心。李华军希望能团结全国海洋工程界的力量,攻克技术难关,突破产业瓶颈,“放眼中国乃至世界海洋工程领域,还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还有更多的科技高峰等待我们去攀登。”

  谭旭光:让发动机动力更加澎湃

  不做单纯的企业管理者,做企业的科技型战略管理者

  聚焦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 企业创新成果成科技奖励舞台“主角”

  谭旭光简介 山东重工集团董事长,潍柴集团董事长。长期从事柴油机及动力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工作,提出重型商用车动力系统一体化方案,主持开发出我国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高速柴油机,率先攻克本体热效率50%国际难题。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

  “一流的技术、核心的技术只能靠自己,要不来、买不来!”4月16日,山东重工集团董事长、潍柴集团董事长、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谭旭光在济南获颁2020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谭旭光是一名企业家,更是一名产业科学家。他认为,制造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要耐得住寂寞,只有用创新创造价值,才能真正赢得全球行业的认可和尊敬。同时,凡是成功的企业,领头人一定要是科技型的战略管理者,而不是一个单纯的企业管理者。

  全球首创实现50%热效率

  去年9月,潍柴发布了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突破50%的商业化柴油机,震动了全行业。谭旭光非常自豪,“我们50%的热效率前边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定语,叫‘本体机热效率’,即不靠任何外围技术的加持。”

  热效率提高意味着什么?就是与竞品相比,一辆标载49吨级的重卡,装上潍柴50%热效率发动机后,每行驶1万公里可节省燃油成本1500元;按每年高速行驶30万公里计算,可节油4万-5万元,也就是行驶6年节省的成本,就可以再买一辆新车。

  创新无止境。2020年,潍柴产销发动机突破100万台,同比增长33%,首登全球第一,并成为全球最大的柴油机产业集群。在克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的情况下,集团全年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达15%。

  20多年来,潍柴心无旁骛攻主业,创造了销售收入增长520倍、复合增长率33%,利润增长1995倍、复合增长41%的“潍柴奇迹”。这背后,正是“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迸发出来的磅礴力量。据悉,潍柴的目标是要在“十四五”期间力争热效率突破55%。

  “不争第一就是在混”

  “不争第一就是在混”——这句话已内化为企业最核心的气质。

  “产品出了问题,表面是质量问题,实际是技术问题,是系统和体系的问题。”谭旭光说。1998年,谭旭光走上潍柴主要领导岗位,开的第一刀就是整治产品质量,砸掉了100多台有质量瑕疵的发动机,并写下“用户满意是我们的宗旨”,后来又改为“客户满意是我们的宗旨”,成为潍柴的核心价值观。

  “潍柴一定要走自己的创新之路!”谭旭光说。2002年,潍柴走出困境,此时老一代斯太尔产品开始供不应求、形势一片大好,谭旭光立即启动了重型商用车发动机的研究,着手启动储备新一代产品。

  2004年,一家国际巨头看准了潍柴的发展,决定收购潍柴,几十轮的谈判,终究未果。“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明白一流的技术只能靠自己,要是要不来的。”谭旭光说。后来,谭旭光带领潍柴把重型高速发动机销量做到了全球第一,后又延伸到“黄金动力总成”。

  创新要舍得花钱,人才不是成本

  4月14日晚8时,谭旭光在潍柴集团本部主持召开集团全球CEO大会,出人意料的是,当晚,他主旨讲话的题目是:未来十年,我们会被颠覆淘汰吗?!

  事实上,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潍柴实现营收同比增长67%,发动机产销同比增长82.4%,成绩亮眼。而就在4月16日,继上午捧得2020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后,下午,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也正式揭牌,落户山东潍柴动力,这是我国对重要行业部署的重量级创新平台,旨在突破涉及国家长远发展和产业安全的关键技术瓶颈,抢占全球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

  一直以来,谭旭光对创新有股“疯劲儿”。每年,他都花大量时间满世界去看最新技术,把对创新战略的思考和把控视为企业的生命线。

  创新要舍得真金白银的投入。从十年前开始,谭旭光就要求研发部门要大胆花钱,思考未来。近十年,潍柴的研发费用占到年销售收入的5%,并且其中20%用于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潍柴甚至成立了一个专门“乱烧钱”的未来技术研究院,做从0到1的研究。

  谭旭光说,很多企业一说创新就说缺人才,缺人才的本质就是“不舍得花钱”。“大家把引进人才当成一种成本,这是个理念问题。引进人才是投资,投资是有回报的,而不是成本。”

  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数量首次超过高校、科研院所

  企业创新成果成科技奖励舞台“主角”

  聚焦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 企业创新成果成科技奖励舞台“主角”

  制图:马立莹

  2020年度山东省人民政府共授予273个项目(人选)省科学技术奖励,其中省科学技术最高奖2人;省自然科学奖一、二、三等奖39项;省技术发明奖一、二、三等奖15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三等奖215项;山东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人。其中,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中一、二、三等奖分别为31项、117项、121项。

  综观今年的授奖项目,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多点开花”。授奖的31项一等奖成果,既有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封锁,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产业集群,也有面向山东省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的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多项成果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彰显山东科技创新硬实力,为冲击国家科技奖做好了成果储备。如万华集团打破了国外对我国长达70年的技术封锁,建成了世界上品种最齐全、产业链最完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DI特色产业集群,已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利税54亿元,产品市场份额位居国内第一位、全球第二位。

  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从今年的授奖项目看,产业技术创新不断突破。超七成项目与“十强”产业密切相关,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现代高效农业、高端化工、生物医药六大领域表现出较强的创新实力,获奖成果持续保持领先,总占比达到61%,为山东省产业升级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企业创新成果成为科技奖励舞台“主角”。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与高校院所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精准对接等方面作用显著,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98项,首次超过高校、科研院所。高校、科研院所在新思想、新技术、新发明的孕育和涌现中扮演着主要策源角色,牵头获奖90项。

  济青烟“三核”科技引领作用显著,与省外合作创新表现突出。60%以上获奖成果来自济南、青岛和烟台,“三核”创新引领作用显著。获得省科学技术奖的670家完成单位中,有202家省外单位参与,占比达到30%,其中山东省与北京、上海、江苏三地的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合作最多。

  科研团队老中青结合,兼具经验传承和创新活力。获奖成果第一完成人平均年龄42岁,科研主力以40-45岁居多,占全部获奖人的70%以上。2020年度共有58个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为“80后”,其中最年轻的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是山东天岳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高超,年仅33岁,是历年所有第一完成人中最年轻的。(王亚楠)

责任编辑:颜甲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