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外事红色印迹|邹平——美国学者了解乡土中国的重要窗口

舜网 2021-05-15 09:54:00

寻找外事红色印迹

  在邹平市孙镇冯家村的一处小院,院里有一黄一绿两栋80年代修建的小楼,当地人唤作“鸳鸯楼”。这如今放在农村都不算过时的设计,不禁让人猜测它们的用途。原冯家村村委主任张林告诉记者,这两栋小洋楼是当年为了接待来这考察的美国学者专门修建的。

  5月13日,记者跟访“云话山东”系列外宣活动第一期之“献礼建党百年——寻找外事中的红色印迹”专题宣传活动,来到山东省邹平市,探访这个被美国学者持续观察20多年的乡土中国的最早“窗口”。

寻找外事红色印迹

  据了解,在1979年时,中美双方就达成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的协议。美国学者认为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要了解中国必须首先了解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

  据邹平市外事办公室负责人杨学平介绍,1985年6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伯恩斯坦(Thomas Bernstein)首先到邹平考察,考察结束回国后,伯恩斯坦写了《中国山东省邹平县冯家村面面观》的考察报告,客观地对中国农村进行了反映。之后的198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艾恺(Guy Alitto)获得了一个梦寐以求的机会,来到了他向往的中国县城——邹平县。在1986年7月中旬至8月初的半个多月里,艾恺深入邹平,走访街头巷尾,最终向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提交了一份肯定性的考察报告。随后,邹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个长期对美学者开放考察点的事情正式确定下来,1987年至1991年为第一个5年考察期,许多美国学者纷纷申请这一项目。

寻找外事红色印迹

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教授艾恺与老农交谈

  从1980年开始,先后有以美国东西方研究中心主任奥克森博格为首的四十多位美国学者和政要前来邹平实地考察。考察内容包括社会变迁组织建制、经济发展、民风民俗等,并对邹平县改革开放近三年的发展变化作了跟踪考查。这些学者回国后,发表了大量文章,出版了多部著作,作过多次演讲,向美国人民介绍“他们眼中的真实中国”。一位来自外国的上层人士奥克森博格,他在中国考察后,向美国政界作了一次演讲,说中国农民、工人、解放军是真心拥护共产党的,共产党执政地位是稳固的,产生很好的影响。

寻找外事红色印迹

卡特夫妇与市民交谈

  1997年夏天,美国前总统卡特在北京与中国国家领导人会见之后,在奥克森博格陪同下来邹平考察。在邹平的两天半时间里,卡特走进村庄和学校,和农民拉家常。他深有感触地说:“中国农村取得了如此大的进展,使我倍感振奋。中国取得的巨大的、了不起的进步,几乎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回国后,他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将中国妖魔化是错误的》,阐述了美中关系的过去和发展的前景,主张美中两国应保持良好关系。

  记者在与当地村民的交谈中了解到,考察点先确定邹平县孙镇公社冯家一个村,后来扩大到十几个村。因为陆续来过的美国学者较多,邹平冯家村村民习以为常,当记者问起到底来过多少学者时,村民们说:“太多啦,记不清了,反正老有人来。”据邹平市外事办的记录,自1985年以来,美国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环保学者和农科学者等500多人次到邹平进行了20余年的连续性、蹲点式社会研究,其中不少来自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卡特中心和美国环保署等有影响的机构。

  通过这20多年的研究,邹平从而成为美国学者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观察并记录乡土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美国学者以“山东省邹平县区域性研究项目”为起点和平台,通过对邹平农村的持续性考察和跟踪式研究,亲历了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带来的深刻变化,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来乡土中国的重大变迁。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提高,外国学者对中国乡村的调研考察早已不再局限于邹平一地,邹平也由一个位居全省中游水平的县跃居全国百强县的前列。但是,不少人认为,如今的邹平不仅是研究中国乡村巨变,也是研究中国县域跨越式发展的模板。邹平在今日中国研究中依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典型意义。

责任编辑:王浩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