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时报
2022-10-12 12:16:18
人均预期寿命79.5岁,较2012年增长3岁,集采药品价格比2018年平均降价50%以上。
10月11日,山东省委宣传部举行“山东这十年”系列主题发布会第十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情况。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马立新介绍,全省卫生健康事业实现快速发展,有力保障了1亿多山东人民的健康。截至2021年,山东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5岁,较2012年增长3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2021年的7.67/10万、3.31‰、4.12‰,健康水平总体处于全国前列。
山东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5岁较2012年增长3岁
马立新介绍,截至2021年,山东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5岁,较2012年增长3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 2012 年的18.94/10万、6.27‰、7.44‰,分别下降到2021年的7.67/10万、3.31‰、4.12‰,健康水平总体处于全国前列,以较低成本实现了较高健康绩效。
同样截至2021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卫生人员数、床位数分别达到8.57万个、105.57万人、67.39万张,较 2012 年增长 24.6%、42.9%、42.4%,均居全国第二;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从2012年的2.07人、1.98人,提高到2021年的3.37人、3.7人;全省建设国家重点专科(优势专科,含中医)119个,布局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含综合、专科和中医序列)43个,二级及以上医院从2012年的465家增加到936家、实现翻番,县(市)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三级医院服务水平,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本标准,建成示范标准村卫生室1.9万个,15分钟健康服务圈基本形成。
我省集采药品价格比2018年平均降价50%以上
我省加快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连续两轮实施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和医疗能力“攀登计划”,2021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总成绩居全国第四,威海、滨州、日照、济宁先后被表彰为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2021年度国家公立医院满意度调查显示,我省住院患者总体满意度居全国第二,门诊患者总体满意度居全国第三,连续5年居全国前列。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立祥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在持续深化医改方面,逐步破除以药养医机制,目前我省已全部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和耗材加成,公立医院药占比降至30%左右,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收入同比增长9.48%。基本医保报销比例居民提高到70%左右、职工提高到80%以上,居民大病保险最低段报销比例提高到60%。
同时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省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会商联动机制,制定省短缺药品和易短缺重点监测药品清单,依托短缺药品信息直报系统,建立覆盖医疗机构、药品生产、配送企业和哨点人群的多源信息监测机制。深化药品招采、价格、支付方式改革,推进集中带量采购制度化、常态化,集采药品价格比改革前的2018年平均降价50%以上。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提高到84元
马立新说,山东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加速、服务水平快速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由2012年的25元提高到84元,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患者和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有了自己的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绩效居全国第二;在全国率先推行“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病管理模式,300万“三高”患者得到规范化干预,正在加快向全体慢病患者推广。
疾控体系标准化建设集中推进、防疫能力显著增强,法定传染病始终保持低流行态势,艾滋病全人群感染率居全国最低,疟疾达到国家消除标准,肺结核发病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
同时我省坚持精准施策、综合施策,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提升。针对老年人,我省在全国率先推出年满60周岁老年人享受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等一揽子政策;在全国率先创建医养结合示范省,医养结合机构数量居全国第二位,二级以上综合性公立医院普遍设置老年医学科、康复医学科,越来越多的场所完成老年友好环境改造,国家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数量全国最多。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吴向东介绍,目前我省有养老机构2287家、床位40.3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20.9万张;全省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小区20443个,配建率93.8%;城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180处、农村幸福院10165处、助餐食堂5696处。新建护理型床位补助标准提高到8000~12000元;对养老机构收住的中、重度失能老年人,每人每年补贴标准2400元、3600元。
在养老金方面,我省连续1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8次提高全省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达到每人每月150元,惠及1560万居民。困难老年群体基本医保“应保尽保”,大病保险最低段报销比例提高至60%,省内异地住院医疗费用实现联网直接结算;全省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老年人社会福利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城市、农村特困人员平均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1155元、882元,全省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60%。老年人住房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全省为4.29万户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住房保障,累计改造农村经济困难老年人危房近40万户。
针对妇女儿童,免费“两癌”筛查覆盖农村适龄妇女,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实现全覆盖,产前筛查率达到93.71%;全面实施三孩政策,加快托育服务供给,千人口托位数达到3.12个。
全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提供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方面,目前全省有中医医疗机构6036家、中医类医院387家、床位超过7.8万张,均居全国前三位;全省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达到3865.56万人,较2012年增长61.5%。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7家市级中医医院纳入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项目储备库,数量居全国第一。
我省布局建设5个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2021年底实现县(市)政府办中医医院全覆盖。县级中医医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的比例达64.08%。政府办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药科室设置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药综合服务区设置全覆盖。
二级以上医院预约诊疗精准到20分钟以内
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使得就医时“信息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流程再造,全省二级以上医院普遍开展了线上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移动支付等线上惠民便民服务,支持患者持电子健康卡实现看病就医全流程就诊,看病就医“三长一短”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电子健康卡实现全省通用。实施多轮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二级以上医院预约诊疗精准到20分钟以内。
吴向东说,目前我省全民健康信息化顶层设计已基本形成。持续推进完善省、市、县三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及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基础资源四大资源库建设,累计汇聚数据287.86亿条。国家、省、市、县四级平台全部联通,积极推动公立医院全部接入平台,实现不同医疗机构之间诊疗信息互通共享。
全省审批注册互联网医院279家,2520家医疗机构提供远程医疗服务。搭建省“互联网+医疗健康”惠民便民服务平台,473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依托统一入口提供线上服务。205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全省出生医学证明实现“线上办”,546家医疗机构推行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线上申领,3个市实现“出生一件事”服务事项联办,8966万份电子健康档案向公众“点对点”开放。
在信息化助力疫情防控方面,我省充分发挥大数据在疫情防控、监测分析、病毒溯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电子健康码、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系统建设和应用。电子健康码累计发放1.51亿张,亮码应用525.15亿次,实现省内外核酸检测结果在电子健康码平台集中展示和全国互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