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2024-10-08 07:04:56
在“蔬菜之乡”寿光,资金流比车流更早“醒来”。
凌晨四点,位于寿光市稻田镇的辉晨蔬菜购销处“开秤”。随后几个小时,四里八乡的菜农拉着“顶花带刺”的新鲜黄瓜会集到此,满载的三轮车开上“智慧电子秤”,刷卡、称重、除皮、交易量录入、输入当天收购价,农户们很快锁定“收成”。
面对一百多家农户和最高峰每天10万斤的收购量,能准确、及时地支付结算至关重要。负责人董晨辉说,多亏有寿光市大数据中心联合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寿光农商银行等单位打造的“蔬菜产销服务平台”。
“经过五年推广和多次迭代,平台已能实现蔬菜产销全流程在线服务。”寿光农商银行行长孙洛春说。平台建设之初,该行在调研中发现,蔬菜购销有两大“痛点”:一是收购业务繁琐,从记账到支付都依赖人工;二是交易结算复杂,上游收购商来自全国各地,下游农户又非常分散,迫切需要新的支付结算方式。
2020年6月,寿光市被山东省大数据局确定为蔬菜产销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试点单位,“蔬菜产销服务平台”正式开始搭建。
寿光农商银行与第三方公司合作,给普通的“地磅秤”连上“电子大脑”,打造了实时记录蔬菜交易量的“智慧电子秤”。通过手机APP,菜农和合作社、蔬菜购销企业都能查看实时交易量,再也不用手工记账了。紧接着,交易量自动导入平台系统,输入当天价格后,交易金额即传输回POS机,企业负责人就随时可以向农户支付货款了。
“每月逢‘5’是打款日。”洛城街道王玉丽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玉丽是首批POS机使用者之一,合作社每10天结款一次,几秒钟就能将钱打到农户账户。采访当天,王玉丽在半小时内就完成了40多笔、总计20多万元的打款工作。
“除了传统的POS机,潍坊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开发了‘掌上通’系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建设了‘惠农通’系统,形成了多样化的支付结算方式。”孙洛春说。截至目前,已有1373家蔬菜合作社、6.9万农户接入平台,交易笔数超46.9万笔、交易金额超85亿元,合作社及农户覆盖面分别达到92%和98%,有效解决了蔬菜收购的信息通知、记账对账等“痛点”。
位于寿光农商银行的数据检测平台,可查看实时数据情况。为建好“蔬菜产销服务平台”,寿光市大数据中心利用寿光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汇聚的各方数据,建立了蔬菜行业专题数据库。“数据库涵盖10多类、2亿余条数据,通过隐私安全计算后,平台可共享使用,打牢了数据底座。”寿光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尹先虎介绍。
在资金流带动下,“蔬菜产销服务平台”成为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和数据要素价值化的一个优秀实践案例。平台运行形成的1000余万条产业链数据,细分为人口、农企、农村、市场、大棚、农资六大数据库。经脱敏加密治理后,成为可共享的公共数据,打通了数据归集、共享、应用的良性循环。
同时,交易数据等也成为乡村普惠金融的重要抓手。以平台交易数据作为授信依据,寿光农商银行建起了蔬菜合作社和大棚种植户“白名单”,实现名单内用户授信全覆盖;推出了面向农户的线上信用贷款——“产销e贷”,最高30万贷款额度,随借随用、随用随还,已为2.7万户菜农授信, 总金额约46亿元,满足了他们“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
目前,“蔬菜产销服务平台”还接入了寿光蔬菜供应链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作为12个模块之一,向寿光市辖区内的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服务。“目前正在研究,推动平台从交易服务向财务管理服务扩展,帮助中小规模合作社规范发展。”寿光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王鸿儒说。
近年来,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围绕“线上化、移动化、智能化、生态化”目标,制定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研发上线、迭代升级信息系统187套,全面赋能金融服务,开发智慧营销系统,为9458万个人客户、333万户小微企业精准画像;上线10款全流程线上信贷产品,服务客户85.8万户、发放贷款1215.1亿元;探索推广政银数字化场景融合服务体系,实现“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让居民享受“一网可达、触手可及”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