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山东持续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到2027年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3000家

舜网-济南日报

2025-05-17 06:42:51

  本报5月16日讯(记者 许凯)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7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印发《关于高质量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持续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3000家;新培育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5家以上;打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引导区10家左右,努力营造在全国具有示范效应的中小企业发展“大环境”。

  《实施意见》提出,聚焦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一条主线,聚力打造政务服务、政策支撑、市场开拓、创新提效、融资促进“五大服务体系”,推动服务网络全面覆盖、服务机制更加健全、服务供给优质高效、服务保障坚实有力,构建形成服务便捷、政策高效、法治公平、市场有序、保障完备的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大服务”格局。为实现上述目标,《实施意见》推出17条举措。

  推进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互联互通山东试点

  在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建立跨部门服务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协调机制,完善落实会议沟通、信息交流、联络互动等工作制度,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强化跟踪评估,抓好贯彻落实,形成协调有序、互为补充、相互衔接、执行有力的工作协同联动格局。

  健全法治制度支撑机制。以实施《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为抓手,督促相关部门配套出台政策措施,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司法监督工作,建立中小企业法律执行情况检查制度,督促各项法条依法执行、落实到位。

  构建“一网四库”服务机制。稳步推进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互联互通山东试点,丰富完善“山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功能,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政务平台加强互联互通,贯通国家、省、市、县四级公共服务网络。汇集各方社会化服务资源,建立优质企业、惠企政策、服务机构、产品案例“四个库”,形成覆盖全省、互联互通、协同共享的“一网四库”服务机制,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每年新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00家左右

  在打造精准高效的政策服务体系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强化政策集成服务。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作用,持续开展“一起益企”服务行、中小企业服务月等系列活动,省级每年组织10场以上政策宣贯会,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组织巡回宣讲、设置解读专栏、点对点推送等,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解读、咨询、培训等服务。

  支持大中小融通创新。深入实施“十链百群万企”融链固链三年行动,整合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商会协会等资源,每年举办省级对接活动30场,带动各市举办各类活动600场以上,为中小企业与“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等开展专题对接、促进合作提供便利。

  支持企业集约集聚发展。实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能级提升行动,鼓励优质服务机构到集群实地“把脉问诊”,塑强产业集群品牌,培优龙头骨干企业,壮大产业规模,形成区域产业发展特色。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用地集约的原则,打造一批差异化、多业态的优质特色产业集群,每年新培育省级特色产业集群20家以上。

  支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研究出台支持绿色制造单位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中小企业加快节能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提升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构建绿色低碳生产方式,每年新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00家左右。

  每年组织300场以上境外展会

  在打造扩面增量的市场服务体系方面,《实施意见》提出,扩大国内市场。举办“山东制造·工业博览”系列活动,鼓励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协同上下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组团跨省巡展,开展实景推介、采销。开展“山东制造·网行天下”网上拓市场活动,每年组织10场云采销对接,通过“线上+线下”直播订货,推动装备制造、机械加工、纺织服装等中小企业提升线上成交量。

  拓展海外市场。深入实施“万企出海 鲁贸全球”国际市场开拓行动,聚焦山东优势行业、优质产品打造“山东外贸优品”,搭建国际营销服务体系,为国际采购商提供“厂家直采、行业认证、一站式采购”等综合服务,提高中小企业“组链出海”能力。每年组织300场以上境外展会、10场以上专题对接活动,依托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开展精准采购对接活动,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重点产品出口,支持成套设备“链主”出口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向上下游延伸,挖掘“小而美”项目出口潜力,带动中小企业“抱团出海”。

  开拓网络市场。实施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支持打造10个“好品山东”电商直播中心,到2027年,各市培育3个以上直播电商产业园区,每个园区至少入驻20家电商企业。建设“好品山东”电商总部基地,每年开展30场以上县域“好品山东”专场推介,吸引100家以上企业签约合作。鼓励龙头企业、头部电商整合中小企业优质货源,提供金融赋能、仓储、加工、物流等配套服务,促进中小企业触网营销。

  每年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以上

  在打造支撑有力的创新服务体系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加大优质创新主体培育。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挖潜强基”行动,每年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以上、“小巨人”企业150家左右,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00家左右。加大高成长企业培育提升力度,更加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引育。落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职称申报举荐制,对符合条件的人才按规定经举荐直接申报工程技术系列高级职称。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符合条件的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

  加力企业数字赋能。分行业、分区域布局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不断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聚能+赋能”能力。创新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引导区培育,每年支持5个左右基础条件好、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示范带动性强的县(市、区)、功能区等率先开展试点工作。举办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题培训班,每年培训一批数字化水平评测诊断技能人才,为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鼓励地方法人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

  在打造普惠充足的金融服务体系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深化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开展“齐心鲁力·助企惠商”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三年提升行动,实施“首贷培植”和“信用贷款提升”两大工程,打造“一行一品”专属特色金融产品。用好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鼓励地方法人银行优化特色信贷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引导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规模,提高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性。

  汇集多方金融资源。发挥省中小企业投融资联盟作用,广泛联系省内外优质投融资机构资源,依托省先进制造业投融资平台,开展“一月一链”中小企业融资促进活动,集合运用“股、贷、保、担”综合融资措施,精准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发展。推进实施“产业投资+基金招商+引资入鲁”专项行动,开展产业投资、创业投资、园区投资和并购重组。

  扩张上市融资规模。启动“扬帆蓝海 资本护航”行动,实施“泰山登顶”上市培育计划,建好用好“专精特新专板”,聚焦高成长企业融资需求,持续推动双向投资、交叉持股、资产互换、资金注入、资源共享、市场开拓。

  深化清欠专项行动。完善企业账款清欠机制,加大投诉线索处理力度,推动协调化解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支持银行通过预审制等授信模式,为企业提供多方式、无缝隙融资接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