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6-28 07:08:24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近年来,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秉持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理念,聚焦重点领域开展攻关,使创新成果切实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前进动力,让科技发展红利充分惠及人民群众。
6月26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省”科技人才系列记者见面会,4位科技工作者围绕“踔厉创新护航国计民生”主题,讲述了他们努力攻关、锐意创新的故事。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学森,主要从事苹果种质资源与育种工作。作为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学森针对我国苹果产业面临的种源依赖进口、品种同质化严重及生产成本日益增高等发展瓶颈,以新疆野苹果资源的评价挖掘和创新利用为突破口,带领团队致力于苹果育种科学研究40余年,在苹果优异种质挖掘创制、多样化新品种培育和配套轻简化技术研发等领域,取得了理论、技术、品种和产品的系统创新。“我们培育的‘龙富’‘翠香’‘美红’等苹果品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为苹果装上了‘中国芯’。”陈学森骄傲地说,“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是果农增收的关键。”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副校长钱宏亮主要从事工程结构体系创新与服役安全方面的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从2003年起,钱宏亮开始参与国家重大科学工程FAST项目建设,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中国天眼”。经过长达8年时间的技术攻关,经过数十次方案的迭代、无数次计算、优化和实验,钱宏亮团队终于成功攻克了关键核心技术。“当看到从我们当初的想法概念开始、到后期在计算机里的模型,最后变成实物的时候,非常震撼。”钱宏亮说,最深的感受还是国家科技力量的强大。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曹先锋主要从事重型卡车生产线自动化、数字化技术攻关和前沿技术探索与技术落地。为打破国外设备垄断,曹先锋带领团队连续攻坚,最终通过掌握底层逻辑,修改源代码,用国产品牌部件进行了替代,仅24小时就实现了设备的重生。同时,他们不断迭代创新,不仅在电气方面实现升级,在机械方面也实现了国产化替代,产品精度较进口备件精度实现质的提升。“涨断机国产化替代项目给了我信心,也让我坚定了未来的职业方向。”曹先锋说,后续他的团队不断突破机器人视觉引导、虚拟调试等核心技术瓶颈,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已能自主进行升级。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肿瘤学教授陈大卫,主要从事放射肿瘤临床诊疗工作,及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最佳应用模式、远隔效应机制相关研究的临床和科研工作。陈大卫团队所运用的大分割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模式,成功将既往治疗的有效率提高了1倍以上,并将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延长了近1倍。相关研究成果获得202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年度唯一的国际优秀论文奖、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等。此外,他们的研究成果获得美国、欧洲及中国的5部肺癌治疗指南认可,成功将放免联合治疗纳入标准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牵头制定了《中国肺癌免疫放疗临床共识》,为国内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规范与指导。“我相信,只要齐心协力,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医疗体制不断完善,未来一定能让更多患者,不分地域、不分贫富,都享受到优质的肿瘤治疗服务。”陈大卫说,这不仅是医疗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共同的目标。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张静 丁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