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7-02 10:01:18
本报7月1日讯(记者 张静 见习记者 李佳慧) 今天,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提升医保服务质效,筑牢群众健康保障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山东正加快推进实现定制型商保异地结算理赔。目前,济南、淄博、烟台、潍坊和威海5个试点市已打通省内异地结算理赔,2025年底前将全面实现定制型商保省内异地和跨省异地免申直赔。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快,我国慢病患者基数不断增长,慢病患者的跨省异地就医需求越来越大。近年来,山东门诊慢特病跨省结算“再升级”。
2022年,山东在全国率先实现高血压、糖尿病等5种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直接结算率超过90%。去年12月,新增5种病种纳入跨省直接结算范围,并完成全国首例冠心病病种跨省直接结算。截至2025年一季度,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率达到90.10%,有效减轻慢病患者垫付资金和来回跑腿负担。
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支持新增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的医疗机构达2859家。只要打开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或“爱山东”APP,动动手指就能轻松完成异地就医备案、异地联网医院和可结算病种查询,在备案地联网医院就医直接医保结算,方便快捷。
医保基金是广大群众的“救命钱”,也是医药行业发展的“助推器”。今年1月起,山东全面启动医保基金与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改革,在给定点医药机构提前拨付资金的基础上,把原本一个多月的结算周期压缩到15个工作日以内,减轻了医药机构的资金压力。3月,实现了全省医保基金即时结算全覆盖。截至5月底,已向3.3万多家定点医药机构拨付资金,助力医药机构提升服务,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就医需求。
目前,山东省内共有两种即时结算模式。一是以滨州市为代表的即时结算模式,按日按笔申报拨付,提高拨付频次。具体来说,就是将月批量申报拨付,提速至旬、周、日,通过增加拨付次数,为医疗机构运行提供持续的现金流。二是以济南、青岛等市为代表的即时结算模式,通过优化传统结算方式,最大限度压缩月结算时长,实现当月申报、当月结算。具体来说,每月前5个工作日内医疗机构完成费用申报,医保部门审核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拨付,将月结算周期由原来的30个工作日压缩到15个工作日以内,结算效率大幅提升。
近年来,山东聚焦医药领域痛点难点,在医保支付结算端双向发力,一端联动多元保障方便群众就医,一端直通医药企业降低交易成本。创新推出“医保+定制型商保”一体化结算平台,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投保人员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报销后,由同步结算平台自动识别并计算惠民保赔付金额,实现惠民保与基本医保的“一站式”同步结算。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通过“一站式结算”报销3466.69万笔、20.62亿元,惠及626.50万人。
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方面,2021年以来,山东省启动了医保基金直接向企业支付集采药品和医用耗材货款,建成全省统一的药械结算监管平台,实现集采药品耗材货款直接结算全覆盖。结算周期由普遍超6个月压缩至27个自然日,惠及医药企业3445家。
山东在长期护理保险领域持续探索创新,在全国率先实现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2022年又启动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和试点范围均走在全国前列。截至5月底,全省有5444万人参保,65万人享受过护理待遇。目前还实现了长护险异地支付和待遇网上申请,近1500人在外地享受待遇超2000万元。
为持续优化长期护理保险经办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切实为参保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我省自2024年7月起,在全省范围内实现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申请的网上办理。参保人只需打开支付宝或微信,搜索所在城市的医保小程序,比如“鲁医保”“济南医保”“山东长护险”等,进入小程序后,在办事大厅中找到“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申请”选项,根据页面提示办理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