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7-03 06:28:50
本报7月2日讯(记者 范俐鑫)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持续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情况。
收集并处置涉企问题线索763件
我省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着力纠治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今年4月中旬,全省部署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省司法厅统一公布16个市和136个县(市、区)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向社会公开收集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等7个方面问题线索。目前,累计收集并处置问题线索763件。
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常态化开展涉企执法案卷评查工作,累计组织评查380次,评查案卷20654件,对存在的问题,依法督促纠正。对行政复议纠错案件开展全覆盖式核查,综合研判反映出的执法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整改规范。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行政执法案(事)件,依法开展督办,督促执法机关自行纠正或者报请本级政府依法纠正。
同时,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机制,强化问题研判和线索移送,推动涉企执法问题与背后的风腐问题“同查同治”。目前,累计抽查案件17574个,核查复议纠错案件866个,纠正违规执法872件次,依法制发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556件,作出行政执法监督决定书4件,开展约谈87次,通报曝光问题84次,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603个。
全力压减行政检查入企次数
我省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为“小切口”,全力压减入企次数,切实减轻了企业迎检负担。
针对企业反映的检查标准不公开、标准不清晰,执法人员随意查、企业无所适从等问题,创新建立法定事项清单、检查清单和“一业一册”行政指导清单,全面统一检查标准。形成涉企行政检查“事前备案、计划匹配、扫码入企、全程记录、事后评价”工作机制,推动涉企行政检查全流程闭环管理。
其中,“法定事项清单”,解决“谁来查”的问题。组织省级各单位全面梳理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务院决定、命令设定的涉企行政检查事项,对没有法定依据的,一律取消;对有法定依据的,全部在政府网站公布,供社会公众查询。截至目前,在省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35个涉企行政执法领域、434项检查事项,实现“清单之外无检查”。
“检查清单”,解决“查什么”的问题。组织省级各单位依照法定事项清单,全面梳理形成检查清单,明确检查哪些项、每一项检查哪些内容。目前,已通过全省统一的信息化平台梳理形成512类检查清单,包含1267项检查项、7962条检查内容,各级执法单位直接适用,实现执法人员“依单检查”、企业“照单整改”。
“一业一册”行政指导清单,是落实“执法+服务”理念的具体举措。由各地根据地方特色、产业结构、行业特点等,编制跨部门“一业一册”依法经营指引,主要告知合法经营信息,帮助企业规避违法风险。
此外,在扫码入企方面,将行政检查以及督察、督导等非行政检查入企行为全部纳入平台管理,统一扫码入企,防止变相检查。全省各级执法机关累计扫码入企检查15.1万次,通过联合检查等方式为企业压减检查1.1万次。
打造涉企行政执法“一张网”
我省加快推进“鲁执法”平台建设,着力打造涉企行政执法“一张网”,推动全省行政执法与监督业务实现全流程、数字化运行。当前,“鲁执法”平台主体功能已基本研发完成,主要包括涉企检查、智能办案、执法监督三大模块。
自2月底正式上线运行以来,全省各级行政执法机关依托平台开展涉企行政检查。截至目前,平台注册用户28万人,累计登录127.29万人次;已依托平台开展入企检查15.1万次,通过联合检查等方式压减入企1.1万次。平台收到企业对入企行政检查的反馈评价信息2.36万条。
治理涉企乱收费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我省在全省16市部署开展涉企收费监测点建设工作,市场监管部门与企业建立“点对点”收费监测机制。目前已建立涉企收费监测点735个,收集涉企收费问题线索270条,核实并立案查处涉企违规收费案件15件。
2024年以来,全省共检查涉企收费单位4508家,立案361件,责令退还违规收费并引导收费主体主动降费退费,全省涉企收费秩序明显好转,收费行为更加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