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8-25 09:12:06
作为连接政府、市场与社会的桥梁纽带,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造价协会自1985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服务宗旨,深耕工程建设标准造价领域。特别是近年来,协会以“红色引擎”驱动行业发展,从双百扶贫到乡村振兴,从社会救济到多元解纷,走出了一条融合党建品牌、专业优势与社会责任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进步贡献了力量。
党建引领凝聚行业发展合力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造价协会专职秘书长于振平说。
走进省标准造价协会的办公区,墙上“造价一家 红心连新”的党建品牌标语格外醒目,成为协会多年来深耕党建引领的生动写照。
省标准造价协会党支部着力打造凝心聚力的“强磁场”,将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引导广大会员单位和从业人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转化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省标准造价协会党支部被评定为五星级党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
自2017年起,省标准造价协会持续推动省委统战部“新阶层 党旗红”工作品牌创建活动,深入摸底会员单位党建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创建单位从最初的67家,以5%的幅度逐年稳步增长,至2024年已达120家,基层党组织在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覆盖率显著提升。
“协会指导我们成立联合党支部后,党员活动常态化了,凝聚力明显增强!”山东某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道。
精准帮扶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省标准造价协会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将专业力量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帮扶之路。
“以前蜜桃卖不上价钱,现在能卖到6块钱一斤,还不愁销路!”聊起如今的好日子,临邑县临南镇常家村村民老王脸上乐开了花。
自2018年起,省标准造价协会将帮扶目光精准投向因农产品销路不畅而曾经戴上“省定贫困村”帽子的常家村。该村以种植蜜桃为主业,但过去面临销售渠道窄、价格低的困境,严重制约了村民收入增长。
省标准造价协会没有采取简单的“输血”式捐赠,而是深入调研,找准“病根”,决定以“爱心公益认购”为抓手,帮助当地农产品提升价值、打开销路。5年来,协会累计开展爱心认购活动7次,帮助销售蜜桃、韭菜等农副产品30万余斤,实现销售收入130余万元。更令人欣喜的是,在蜜桃产业带动下,常家村发展起韭菜、蜜瓜种植,“王常韭菜”“王常蜜瓜”投产当年即实现产值10余万元。
据统计,近年来,省标准造价协会落实“双百扶贫行动”“乡村振兴行动”,在会员单位中筹得帮扶资金和捐赠140.73万元,其中已投入帮扶项目的资金为120余万元,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将行业资源转化为乡村发展的强劲动能。
专业赋能构建纠纷化解新格局
“没想到通过协会的‘争议评审’,仅用1个月就把案件解决了!”一起涉及金额超12亿元的纠纷,经省标准造价协会介入,迅速组建由行业专家、仲裁员等组成的专家团队,通过“评调裁一体化”机制促成双方达成和解,为企业节省了巨额诉讼成本。
工程造价纠纷历来是建筑行业的“老大难”,具有专业性强、标的额大、程序复杂等特点。省标准造价协会敏锐地把握行业痛点,在全国首创工程造价“争议评审”工作模式,大胆探索工程造价纠纷的非诉讼解决路径——2017年,省标准造价协会与济南仲裁委员会联合成立工程造价争议仲裁中心,探索“简便程序+专业评审”的解纷路径;2021年,与山东高院联合出台“评调裁一体化”实施办法,明确争议评审、调解、仲裁衔接机制,利用行业专家的力量,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更专业的方式化解矛盾。
截至2025年7月,省标准造价协会通过争议评审的方式已成功化解纠纷300余件,涉及争议金额近200亿元。
这一创新实践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肯定。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将山东“评调裁一体化”工作办法作为典型做法在全国推广,并联合住建部在全国6省市开展了“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试点工作。“评调裁一体化”工作办法的实施,还推动了住建部关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修改,调整后的合同示范文本正在公开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