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9-12 09:31:11
本报9月11日讯(记者 范俐鑫)今天,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链’出新业态”专场。东方航天港集团、济钢集团、东方空间、青岛上合航天4家企业负责人与记者见面,介绍山东商业航天产业链优质产品,交流山东推动商业航天产业跨越式发展情况。
聚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
东方航天港集团的定位是成为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现代商业航天服务领军企业。企业通过建设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聚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培育我国首个以“海上航天发射”为特色,集海上发射、星箭产研、配套集成、卫星应用、航天文旅于一体的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经过5年发展,在34平方公里范围内,这里集聚了“卫星、火箭、发射场”三大要素,锻造了“海上发射服务、火箭总装总测、空天信息服务”三大核心能力,搭建了“天上有星、陆上有箭、海上有船、空中有网”四位一体的商业航天产业体系,入选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发射方面,成功保障我国4型固体火箭18次海上发射任务,发射卫星115颗,自主研发的国内首艘专业海上发射船“东方航天港”号,配备双冗余的动力定位系统和远程控制系统,实现发射期间无人远程控制。
火箭方面,建成投用3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具备年总装50发火箭的产能,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固体火箭总装基地。
卫星方面,联合国内重点实验室,推出具备国内领先水准的大型时空智能遥感星座,对标谷歌地球,上线了全栈国产化的“数字地球引擎”,建成投用省级新型卫星数据智算中心,搭建卫星垂直产业体系。
同时,公司将招引的30个、总投资322亿元的航空航天产业项目都集聚在一个产业链条上,已形成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
8年蜕变实现由“靠钢吃饭”到“无钢发展”
济钢集团始建于1958年。2017年7月,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产能调整的决策部署,济钢集团安全关停全部钢铁产能。
转型发展以来,济钢确定了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及新材料制造、产业服务为支撑的产业体系,成为山东省航空航天骨干企业、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链主企业,2022年以来连续3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历经8年的转型发展,济钢集团已基本实现了由“靠钢吃饭”到“无钢发展”的蜕变,踏上了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迈进的全新征程。
航空航天方面,聚焦火箭、卫星、低空等商业航天实体制造方向,济钢一号二号两颗卫星成功发射入轨、建成全国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及动力系统测试基地、全省唯一一个通过核准的卫星总装总测基地。
高端装备方面,嫁接航空航天、空天信息、新能源等新技术,重点发展余热发电、特种车辆等绿色低碳、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比如联合中核集团正在建设推广超临界二氧化碳余热发电技术并将该技术应用于传统冶金行业,较常规机组提升效率20%以上。
新材料方面,联合高校围绕钙基、硅基、铝基材料开展核心技术应用,比如围绕航空航天所需的高强轻质合金材料开展研制及加工,以服务于航空航天企业。
产业服务方面,围绕产业发展所必备的产业孵化、工程设计、检测检验、现代金融等发展要素,促进产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比如,下属企业冶金研究院的标样检验检测业务做到全国排名第二,目前正在向航空航天领域转型。
“引力一号”成为现役运力最大的民商火箭
东方空间是一家制造运载火箭并借此把各种航天器送到外太空的民营企业。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是山东省唯一一个成功发射卫星的火箭总体单位。
目前我国正在加速部署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卫星互联网不仅是解决偏远地区通信、增强应急救灾能力、消除“数字鸿沟”的关键,更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提升国家战略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将带动整个商业航天产业链,并催生更多创新应用。
东方空间研制的首型火箭“引力一号”经过3年的高效研制,于2024年1月11日从东方航天港登船,在烟台海阳海上首飞成功。首飞后成为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国内民商最大火箭。“引力一号”也成为现役运力最大的民商火箭,有效弥补了我国大运力火箭不足的态势,即将成为中国第一型常态化服役的中型民商火箭。
为用户提供商业化的卫星物联通信服务
上合航天成立于2020年,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卫星通信运营商。其建设并运营的全球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吉利星座,通过在距离地面约600公里的轨道部署72颗卫星,实现全球覆盖,为用户提供商业化的卫星物联通信服务。
所谓卫星物联网星座,可以简单理解为“在太空中建一张全球网络”。这张网络可以突破地面网络覆盖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全天时、全天候地实现物体与物体、人与物体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交互。让各种设备(比如卡车、船只、无人机、监测传感器)在任何地方都能“说话”和“传数据”。
通过吉利星座建设,企业正在打造“空天地海”一体化数字生态网络,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中国卫星产业链商业化升级及中国航天技术商业化应用。
作为中国商业航天的“先行者”,上合航天在青岛规划布局全球卫星星座业务总部、星座测运控中心、智慧物流和智慧海洋应用基地、AI数据运营中心等服务体系,面向全球提供卫星物联通信与数据应用服务,推动中国航天技术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无论是运载火箭、航天配套,还是卫星制造与应用,这些齐鲁企业正为山东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发展新高地提供坚实支撑。相信在全链条的共同努力下,山东商业航天产业必将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好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太空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