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从充电枪到留客场……山东高速服务区场景革命正在进行

舜网-济南日报

2025-10-23 06:48:14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山东高速潍坊西服务区负责人王勇收到了一笔特殊的账单——8天时间,服务区充电费用收入30余万元。这份“甜蜜的负担”,恰是高速服务区悄然蝶变的最佳见证。当新能源汽车的浪潮席卷而来,高速公路服务区这个曾经被匆匆路过的驿站,正悄然经历一场深刻的“场景革命”。

  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山东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为新能源车充电54.5万辆次,充电量突破1191万千瓦时。在全省3450个充电车位中,20处繁忙服务区的充电总功率较“五一”假期实现倍增。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结构性变化的生动写照:据交通运输部统计,2025年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车占比首次突破20%。在山东高速服务开发集团管辖的服务区内,充电车辆次同比增长超过200% ,平均每把充电枪要为143辆车次提供服务。

  这场变革的起点,源自一个简单的时间差。燃油车在服务区平均停留10分钟,而新能源车充电时间超过40分钟,停留时间达到1-2小时。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几十分钟,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服务区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型之门。

  在潍坊西服务区,“萝卜爸爸”助农专营店经理张城喜切身感受到了这种变化。“高峰期两个店的萝卜一天能卖1吨多,营业额6万元。”这样的销售业绩在传统服务区是难以想象的。同样,朝天锅、肉火烧等特色小吃的日销量突破1000次,印证了停留时间带来的消费潜力。整个假期,超过50万人次涌入这个服务区,每天都有数百辆新能源车在此充电。

  纵观全国,高速服务区的升级改造呈现出令人欣喜的趋势。在江苏阳澄湖服务区,园林式设计让其成为网红打卡地;在重庆冷水服务区,生态旅游特色吸引游客专程到访。这些成功案例印证了同一个道理:当服务区超越基础功能,打造出独特的环境与体验,就能实现从“经过”到“到达”的质的飞跃。

  “留量”经济的实现,离不开精细化的运营管理。面对假期充电高峰,山东推广“红黄蓝”应急保障机制,展现了前瞻性的管理思维:移动式充电设施增强了供给弹性,双区分流优化了空间利用,排队号牌维持了现场秩序,邻近充电站推荐实现了有效分流。更值得称道的是技术层面的创新——山东高速在自建充电站启用“充电至90%自动停止”功能,这一看似简单的设置,体现了“效率与公平兼顾”的管理哲学。整个假期,全省高速服务区充电服务平稳有序,未出现车辆长时间排队现象,这充分证明,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完全能够将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

  从最初的基础设施配套功能空间,到商业经营的零售餐饮场所,再到如今成为区域经济的流量入口和体验平台,高速服务区正在经历“第三次价值发现”,服务区的角色定位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未来的服务区将朝着平台化运营方向发展,整合地方特产、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资源,成为区域经济的展示窗口;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预约充电、智能导航、个性化推荐等服务,提升运营效率与用户体验;最终构建起与周边景区、乡村、城镇联动发展的生态系统,形成“交通+旅游+商业”的融合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