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11-01 07:08:10
本报10月31日讯(记者 丁梅浩)今天,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情况。据悉,我省教育在改革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十四五”规划确立的各项目标任务即将高质量完成,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率达到94.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7.4%,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我省构建大中小学螺旋上升的一体化思政体系,打造了“同城大课堂”“首课负责制”等品牌。创新全环境立德树人,整省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将立德树人融入日常、化作经常,真正凝聚起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心理“五指成拳”的育人合力。坚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强化科学教育、美育浸润、劳动习惯养成,将学生体质健康作为重中之重,推行课间15分钟,落实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推动校园足球蓬勃发展。5年来,全省大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提升5.2个百分点,中小学生近视率下降3.5个百分点。
我省打赢了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攻坚战,新建改扩建2368所中小学(幼儿园),平稳度过适龄儿童小学入学最高峰,40个县被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50个县被认定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新增普通高中学校141所,在校生增加32万人、增长18.4%。擦亮了职教创新看山东的金字招牌,16所高职院校入选第二期国家“双高计划”、居全国第二位;完善职教高考制度,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5年来128.4万中职学生考入大学;学生获全国(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牌数连续10年位居全国第一位;被国务院表彰激励为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省份。我省实现了高等教育筑峰起势的系统跃升,新设、升格、更名17所高校,增加学位51万个,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使更多的适龄青年有了上大学的机会;新增13个博士硕士授权单位、267个授权点;实现新型研究型大学、公办本科职业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等历史突破;大力推进一流学科“811”项目建设,我省有30个学科进入全国学科评估A类行列、增长131%;目前全省有2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192个学科进入前1%。
目前,高校集聚了我省60%以上全国重点实验室、60%以上国家级领军人才、70%以上国家科学技术奖。我省逐条分析重点产业链需求,动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新增产业急需专业点1837个,理工农医类在校生占比超过61.6%,累计向社会输送人才超过390万人。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建成高等教育共同体4个、产业创新研究院30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市域产教联合体103个,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建设联合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