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从“枢纽港”到“共赢链”!山东港口亮相2025全球贸易与国际物流高峰论坛

济南报业全媒体

2025-11-10 06:55:23

  新黄河记者从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11月8日,山东港口精彩亮相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的2025全球贸易与国际物流高峰论坛,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奉利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山东省港口集团《山东港口济南内陆港实践方案》《山东港口海外发展集团哈萨克斯坦农副产品进口项目》《基于中国至菲律宾滚装船直达的工程车辆出口运输保障解决方案》作为“2025物流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全链价值实践成果在论坛发布。

从“枢纽港”到“共赢链”!山东港口亮相2025全球贸易与国际物流高峰论坛

  国际物流作为世界经济的血脉,对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今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63.2万亿元,按合理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第三季度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6%,对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贡献达到了81%。物流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持续提升,推动我国物流体系加快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为全球供应链畅通提供有力保障。

  本次论坛以“供应链:共赢链”为主题,聚焦跨境通道优化、数字技术应用、绿色生态构建,为全球供应链的韧性提升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主旨演讲中,李奉利以“从‘枢纽港’到‘共赢链’——山东港口的产业生态化实践”为题,从“准确识变、战略升维,主动应变、实践筑基,协力求变、合作共赢”三个方面分享了山东港口努力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的实践成果。他表示,当前全球港航业正处在一个深刻变革的十字路口,机遇与挑战并存。港口是助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高效的“关键环节”,也是活跃全球经贸往来的“重要力量”,山东港口积极发挥区位禀赋、体量规模、智慧绿色综合优势,推进服务一体化、绿色低碳化、运营智慧化、生态协同化,加速由“单一港口运营商”向“港口综合服务商”转型升级。

  面向未来,山东港口将与各方一道,共建标准、共享数据、共担责任,共同提升全链条运行效率与服务质量,维护全球产业链的韧性与安全,更好集聚产业链、畅通供应链、创造价值链,推动“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为交通强国、贸易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延伸阅读:

  三大全链价值实践成果在高峰论坛发布

  山东港口济南内陆港实践方案:为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济南内陆港充分发挥济南区位优势和山东港口资源优势,积极优化物流运输网络,开通“济南—青岛”海铁联运图定班列,复制推广“一单制”模式,推动形成更加绿色、集约的物流网络及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区域经济的畅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创新打造数字化物流服务体系,形成以“一通四达”(陆海通,海运达、陆运达、铁运达、跨境达)为核心、多个支撑系统为辅的数字化物流服务体系,集成海关、码头、场站、铁路、公路、内陆港等数据资源,为企业提供物流数字化供应链综合解决方案,提高物流流通效率。

  山东港口海外发展集团哈萨克斯坦农副产品进口项目:山东港口海外发展集团联合山东港口物流集团,深耕中亚,大胆尝试,积极捕捉市场机遇,围绕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进口业务展开深入合作,率先启动哈萨克斯坦农副产品进口项目。项目探索形成以“源头直采、全程物流、货权可控、风险可防”为核心的创新型供应链运作模式,贯通“境外采购—跨境运输—国内交付”的全流程供应链体系,构建中亚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稳定通道,促进港口产业链的延伸与价值重构,成为山东港口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构建国际陆海双向通道的生动实践。

  基于中国至菲律宾滚装船直达的工程车辆出口运输保障解决方案:为助力提升菲律宾宿务地区运输时效性,进一步提升中国重卡海外出口速度,山东远洋以中国-菲律宾滚装基本航线为依托,通过自有滚装船“玉衡”轮,根据重点客户需求,将原有通过菲律宾马尼拉港口中转的中国工程车辆,改变为5天内中国直达菲律宾宿务港口,较传统运输方式压缩5-7天,大大减少港口之间多次中转产生的时间浪费以及车辆货损,成为近十年来中国首条直达菲律宾宿务港口的滚装船,为中国工程机械及时高效出口提供了新的物流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