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公开叫卖“胖东来面试真题”?律师:当心侵权!

法治日报

2025-09-01 18:44:05

近日,

在社交平台上,

有商家出售“胖东来面试题”,

引发关注。

这些商品多以

“高频真题”“员工回忆版”为卖点,

标价从几元到十几元不等。

有商家表示,

其资料来自已入职员工的回忆

和对员工手册的预测,

并称“有蛮多学员都在胖东来就职”。

此外,

商家还同时提供求职培训服务,

培训“老师”称,

经过他的辅导,

入职概率能达到80%。

对此,

胖东来官方提醒求职者,

所有招聘信息应以官方小程序

或招聘公告中公布的联系电话为准,

切勿轻信非官方渠道发布的

所谓“真题”或付费培训服务。

那么,

商家售卖所谓“胖东来面试题”

是否侵犯胖东来的权益?

在未获得胖东来官方授权的情况下,

以“真题培训”“保证入职”等噱头

招生收费,

  是否构成虚假宣传或欺诈消费者?

  一起来看《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长青律师的专业解读!

  “员工回忆版”面试题泄露的法律性质,主要涉及两方面的法律保护:一是商业秘密,二是著作权。

  从商业秘密角度看,商业秘密需同时满足“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权利人已采取合理保密措施”三项要件,商业秘密并不仅限于技术信息。尽管胖东来提及“无固定题库”,并且部分试题已公开,但对于没有公开、具有独特人才筛选逻辑的核心面试题,本质上属于“产生市场竞争优势”的经营信息,如果企业已通过内部制度、保密协议等落实了保密措施,员工擅自泄露的行为可能侵犯商业秘密。一旦构成侵权,泄密员工需承担停止侵权、赔偿企业实际损失的民事责任;如果泄露的行为造成企业重大经济损失,还可能涉嫌构成刑法中的“侵犯商业秘密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从著作权角度看,如果胖东来面试题在内容设计、结构编排上具备独创性,则可构成著作权法保护的“文字作品”。员工未经许可复制、传播题目,或第三方以此为基础售卖,均涉嫌侵犯胖东来的复制权、发行权,需依法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法律后果。

  如果商家明知或应知“面试题”来源于员工违规泄露,仍以营利为目的售卖,即与泄密员工构成共同侵权,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果培训机构没有获得胖东来的官方授权,使用虚假题库,虚构“真题资源”“包过承诺”“高通过率”等内容,即构成虚假宣传;如果存在故意隐瞒真相、骗取学员费用的主观意图,则可能进一步构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界定的“欺诈”。针对此类情况,消费者有权主张解除培训合同、要求全额退款;如果被认定为欺诈,还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要求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不足500元按500元计算。极端情况下,如果培训机构以“培训”为名收取费用后失联,数额满足诈骗罪的立案条件,还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另外,如果培训机构未获得胖东来官方授权,即使使用“真题题库”,也存在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著作权法规定的法律风险,进而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也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