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4-07-25 10:14:43
电影剧照
困苦的爹,辛劳的妈,破烂的院子,破碎的娃……由沈腾和马丽主演的喜剧电影《抓娃娃》,一上映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影片讲述了一个喜剧反转的家庭故事,在带给观众欢乐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家庭教育问题的思考。沈腾饰演的马成钢和马丽饰演的春兰,为了改变生活困境,给儿子马继业精心“设计”了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世界。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逐渐发现,这些表面上看似“为了孩子好”的教育方式,就是一部“教育恐怖片”。
苦难教育不能“一刀切”
☉电影片段:马成钢和春兰为了让儿子马继业出人头地,不惜让他承受超出年龄的压力和苦难。为此,他们搬到马成钢小时候的破旧院子,并设计出家庭贫困的假象,还让儿子每天清晨为“奶奶”煎药,完成家务活,最后还要跑步5公里去上学。这种安排让小马的童年承受了极大的压力,身体上的疲惫感也让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享受童年乐趣。
☉教师解读(济南市天桥区实验小学教师王曙光):当人们提及“苦难”二字时,往往不自觉地联想到痛苦、无奈与悲伤。但是,当马继业逐渐理解生活的真谛,认识到苦难所蕴含的意义,以及它与实际生活的共生共融关系时,“苦难”将不再是负面的代名词,而是能够真正塑造优良人性基础的重要元素。
苦难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利有弊。利处是可以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精神,增强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深化对生活的理解和同情,并能促进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但过度的苦难教育,以及不当的处理方式或是“一刀切”的苦难教育,也可能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如果孩子在面对苦难时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和鼓励,他们可能会感到沮丧和无力,从而影响自信心的建立。此外,过度强调苦难,会让孩子忽视了其他重要的生活经验和价值。
现实生活中的家长对“苦难教育”的误解并不少见。家长应该把握好“度”,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注重平衡和适度,同时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确保他们在面对苦难时有积极的心态、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
最好的控制是自我控制
☉电影片段:马成钢和春兰对马继业的生活进行全方位的掌控,从学习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要严格控制。马继业的生活仿佛是一场戏剧,他被迫按照父母设计的剧本生活。当他想要追求自己的长跑梦想时,父母以各种方式阻止,甚至不惜制造假医生、假诊断来控制他。最终,马继业用父母教给他的智慧,自导自演了一场绑架,揭开了长达十几年的骗局,才得以挣脱掌控。剧情虽然有些戏剧化,但却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在面对掌控教育时的无奈和绝望。
☉教师解读(济南市天桥区瑞景小学副校长耿双):马继业的父母以爱之名为他建造了一个现代版的“楚门的世界”,顶配的教育团队、低调又奢华的饮食、精心设计的偶遇……父母把最好的资源集合在一起,去培育一个只允许在“清北”轨道上前进的孩子,电影将家庭教育中的“全面控制”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类父母常以过来人自居,以高高在上的“智者视角”,以“都是为你好”为借口,过度管控孩子的人生,却不明白人最重要的生命诉求是“成为自己”。
没苦硬吃,成长环节被干扰,在父母看来是磨炼孩子的心性和意志,却看不到孩子在重负之下产生的自卑、受到的欺凌,无视孩子的天赋和潜能,强行把他拉回到父母设定的轨道上,断送了孩子人生其他的可能性。残酷的现实是,被控制的孩子,往往会通过自伤的行为获得“能够掌控自己”的感觉。又或者,孩子在否定和剥夺中,不允许“成为自己”,也没有力气反抗,最终成长为一个破碎的、被无力感包围的孩子。
最好的成长是自我成长,最好的控制是自我控制。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父母应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进行个性施教,把握好管控和放手的尺度。例如,现实生活中父母对电子产品的控制,一部分家长坚决禁止孩子接触手机,孩子就会抓住一切机会钻空子;一部分家长放任不管,就造成了孩子沉迷手机的局面。其实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亲身经历、自主决定的机会,孩子身上才能生长出自尊、自信和自我管控力。“被允许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这其实是很多孩子的渴望”。
不要用内疚感控制孩子
☉电影片段:马成钢对马继业说,“我们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通过这样的言语暗示,马继业逐渐觉得自己的行为和表现直接影响到父母的幸福和生活质量。这种愧疚式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同样普遍存在,许多家长通过强调自己的牺牲和付出,让孩子感到愧疚,从而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
☉教师解读(济南市师范路小学校长郑研):电影展现了父母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这也是当下社会养育孩子的内卷现象,以及一些家长焦虑的原因。不少父母将焦虑投射给孩子,通过语言和行为让孩子产生内疚,从而控制孩子。例如,有的父母通过给孩子讲自己的付出,告诉孩子,“父母为你做了那么多,还不好好表现”;有的父母不管是不是孩子的错,都要让孩子自己负责,比如常抱怨孩子参加培训班花了很多钱却还在贪玩,让孩子怀疑自己的价值;有的父母则是直接告诉孩子应该内疚,比如常说:“我对你那么好,你怎么这么没良心?”“你怎么能这样对待妈妈?”……
日常生活中,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会产生内疚,会有补偿的心理,也会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这样的内疚感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此时,父母可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约束,让孩子自己认识到错误行为并进行改正。但是,如果家长过度采用愧疚式教育,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麻烦的根源,产生过多的内疚和焦虑,这并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家长需要及时发现自己教养行为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改正。家长首先需要管理好自己的负面情绪;其次处理好感恩教育和让孩子愧疚的关系,很多时候感恩教育往往会变成愧疚式教育;第三要充分尊重孩子,特别是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允许孩子犯错,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第四是身教大于言传,孩子是在父母言语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成长的,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