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时报
2024-08-06 10:39:33
你有多久没有在电影院看到一个好故事了?
随着2024年暑期档进入后半程,档期电影总票房(含预售)也在8月3日顺利突破80亿元。根据今年暑期档热映新片,可以看出这一届中国电影观众的观影习惯正在改变:沈腾、马丽、陈思诚等屡创票房纪录的电影人,已经成为以鲜明商业模式为核心驱动力的“个人IP”;一些带有短视频特色、紧贴社会热点话题、极度重视营销、快速撩动观众情绪的影片,也成为市场的宠儿。
创作型电影人退场,商业型电影人登台
暑期档进入后半程,上映了20多天的《抓娃娃》还是最热门影片;陈思诚参与的《默杀》余热还在,他执导的新作《解密》上周末开始公映;乌尔善的《异人之下》口碑褒贬不一;徐峥现实主义新作《逆行人生》正在点映……根据各大影片的票房数据和口碑情况来看,这一届观众择片时,有明显的倾向性,一些曾经创下票房纪录的电影人的新作,更容易获取关注和票房,换言之就是更具有超高流量。而这些电影人与普通的流量明星不同。不同于基于粉丝“打投”、资本捧红的流量演员,这些具有商业价值的电影人,大多具有演员、编剧、导演等多重身份,与以往的创作型电影人不同,他们都对电影的商业模式更为看重,并且形成了成熟的操作手法。
截至8月5日记者交稿时,上映了21天的《抓娃娃》已拿下超26亿元的票房,平均一天收获超1亿元票房,是当下电影市场绝对的“扛把子”,主演沈腾、马丽无疑厥功至伟。在“开心麻花”喜剧品牌刚成立时沈腾就加入进来,成为早期的创始人之一,他又演、又编、又导,并在日后发掘了马丽。“沈马组合”搭档从剧场走向春晚和电影大银幕,也让“麻花喜剧”家喻户晓。这个夏天,“沈马组合”再次证明他们是当下电影市场最具票房号召力的一对搭档,二人也凭借此片,一位成为中国影史首位主演电影票房突破350亿元的男演员,一位成为中国影史首位主演电影票房突破200亿元的女演员。
除了“神马组合”以外,陈思诚在这个暑假也“很忙”:票房暂列第二的《默杀》是暑期档前半期上映的影片,是这个暑期档第一部票房破10亿元的影片。在片尾字幕中,一行“特别鸣谢 陈思诚”引人注目。而陈思诚执导、刘昊然主演的带有谍战、悬疑、传记、历史等多重类型特点的《解密》,已于8月3日正式上映。从豆瓣6.9分的开画成绩和首周末近1亿元票房的情况来看,各大电影平台预测此片有望突破5亿元,成为本月的热门影片之一。陈思诚曾有过多年表演生涯,他从台前转向幕后后,专心在悬疑片赛道耕耘,不仅在作品中打造“唐探宇宙”,也在作品外拉动着“悬疑片宇宙”:借由拍摄《唐人街探案》网剧的机会,陈思诚挖掘了柯汶利、戴墨等年轻导演,前者正是《默杀》的导演;另一方面,与他在《唐人街探案》系列影片中合作的刘昊然、王宝强、肖央等演员,也成为他深度合作的老搭档,几位演员也是《解密》的主演。
正在公映的奇幻片《异人之下》是乌尔善导演的新作,因为去年的《封神:第一部》大获成功,也让乌尔善的新作颇具关注度。所以,虽然《异人之下》是一部改编自国漫的作品,具有明显的粉丝向和实验性,还是因为出自乌尔善之手从而吸引了一定的流量。另外,《逆行人生》已在济南等全国各大城市进行小范围点映,影片将于8月9日全国公映,此前,该片在宣传时也提到了这是徐峥自演、自编、自导的现实主义新作。
其实,电影人“个人IP”商业价值的体现,并不是从这个暑假才开始。在人来人往、竞争激烈的电影领域,总能看到贾玲、沈马组合、陈思诚等这几位熟悉的电影人:在2019年春节档推出《你好,李焕英》(54.13亿元)和今年春节档推出《热辣滚烫》(34.6亿元)的贾玲;创作《唐人街探案》系列以及去年暑期档大火的《消失的她》(35.23亿元)的陈思诚;除了麻花喜剧,还与韩寒合作《飞驰人生》系列的沈腾……都体现了他们在类型电影创作上持久的生命力和对观众的号召力。如今,“IP”不仅仅是知识产权的代名词,这些成为电影内容和商业核心驱动力的电影人,在行业内逐渐形成了“个人IP”。
短视频与短剧如何改变电影业
这些电影人中的商业高手,一次又一次地拿捏观众的钱包的秘诀在哪?他们创作的这些热门电影,具有什么相似的特点?答案并不隐秘。
短视频爆火的当下,用手机刷短视频已经成为大众的生活方式,观众接受影视作品的方式和习惯必然会随之发生改变,这一点也肯定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影视业。短剧的突然走红,正是短视频时代带来的副产品之一,它以更快的节奏、更强的情绪刺激,试图吸引被短视频“投喂”惯了的受众。很多人认为短剧是观众在影视领域的“消费降级”,但无论如何它已经成为影视业的新风口。以陈思诚、开心麻花等为代表的电影人,正悄悄把短视频的基因带入大银幕——与以往的电影相比,他们的电影节奏更快,更多地出现强反转,更加注重网络话题营销,试图为观众提供爽快直接的高情绪价值。
例如,喜剧片《抓娃娃》紧贴教育问题这一热点话题,以“富人装穷”为框架形成荒诞幽默的故事内容,为观众提供无脑欢乐的情绪价值。紧贴校园霸凌、海外谋杀、夫妻不和等话题的《默杀》《消失的她》等影片,利用大尺度的视觉刺激和不停反转的剧情设计,为观众提供虐和爽的情绪价值。年初时火爆的奇幻爱情片《一闪一闪亮星星》和春节档的爱情喜剧片《热辣滚烫》,也都具有“虐”和反转性等共同卖点。
电影普遍重视拿捏观众情绪,也导致了当下电影作品在具备亮眼的票房成绩背后,常常陷入两极分化的评价:例如,很多观众在观看《默杀》后诟病,陈思诚在同类型的悬疑电影中过度炒作社会话题,缝合各大经典电影的特征,肆意安排反转剧情,过度用力地调动观众感官和情绪,但实际其现实主义的探讨如同隔靴搔痒。春节档贾玲导演的《热辣滚烫》也因过度营销“减肥”受到一定的争议。开心麻花的喜剧电影也常常因营销沈腾等几位人气演员,被质疑“含腾量”的多少。
电影《抓娃娃》上映后,电影导演陆川在自己的社交平台账号上对其发出质疑,“麻花的低质强碱性搞笑片雄霸中国电影市场,是文化的悲哀”。虽然后来他将该帖删除,此事在引起争议的同时也引发了公众的思考:像传统电影靠讲好一个故事来吸引观众进场已经越来越难了,当下的电影创作并不是不可以吸收短视频等其他热门形式的特征,但新片普遍口碑两极分化,也说明了这并不是提升票房的“终极方案”。电影创作不能舍本逐末,对“情绪价值”的追求也不能演变为肆意操控观众情绪,归根结底,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才应该是衡量一部电影的真正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