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从悟空到哪吒 中国文化早该火了

舜网-济南时报

2025-02-14 11:03:05

从悟空到哪吒 中国文化早该火了

  近年来,中国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与创新能力,在全球舞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从游戏《黑神话:悟空》受到全球关注,再到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热映,一系列展示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的文化产品成功出海,凸显强大的创意力和文化自信。特别是《哪吒之魔童闹海》掀起票房狂潮,标志着中国动画产业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2月13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百亿元,成为中国甚至亚洲电影的新高光。猫眼专业版预测,该片内地总票房有望突破160亿元,这一数字不仅将超越迪士尼的《头脑特工队2》《狮子王》,成为全球动画影史票房第一,该电影将于本周在中国以外的地区上映,更标志着中国动画电影在全球文化版图中的强势崛起。

  国产动画电影新里程:传统文化输出和创新的新载体

  20世纪的中国动画产业曾辉煌一时,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代表,创作了众多经典作品。1950至1980年代是黄金时期,诞生了《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等脍炙人口的动画电影。这些作品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如水墨画、剪纸、皮影等,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学派”风格,在国际上屡获大奖,为中国动画赢得了世界声誉。

  2015年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精湛的制作水准和独特的东方美学,开启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新纪元。随着《白蛇》《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长安三万里》《深海》《熊出没》《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口碑双丰收,从全面崛起到百花齐放,万众期待的国漫崛起由愿景转为现实。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更是伴随着国产动画的崛起这一新文化载体,为传统文化瑰宝注入新的灵魂,也为中国文化的强势输出做出探索。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绝非偶然,哪吒,这个在中国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神话人物,伴随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的成长,其形象与故事的演变不仅跨越了文化、宗教与历史的界限,更如同一部微缩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映射出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与创造性——在唐朝时,哪吒是佛教中嫉恶如仇的护法神;宋末元初,哪吒是玉皇大帝座下的大罗仙,拥有三头六臂;明代《封神演义》的小说里,它成为灵珠子转世,受命于元始天尊,是辅佐姜子牙伐纣的道教少年英雄。看得出来,哪吒的形象自诞生演变至今,体现了不同文化交融和中国文化包容的特征。

  如今,哪吒的形象在文学艺术等文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传承与创新。特别是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再次将哪吒这一经典形象推向了新的高度。影片用顶级的动画技术重新诠释了哪吒的故事,展现了哪吒从“魔童”到英雄的蜕变过程。可以说,哪吒形象的每一次转变,都深刻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动态重构与时代需求,《哪吒之魔童闹海》在保留传统神话精髓的同时,对这些精品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现代表达,让哪吒和他的小伙伴们成为每个当代电影观众和影迷的陪伴。

  除了展现文化多元与融合的哪吒形象,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沃土,还对敖丙、太乙真人、申公豹等来自中国家喻户晓的传统神话传说的主要角色进行现代化改编,其他的众多配角和器物,也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式审美和传统文化——例如,结界兽参考形象主要是三星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和“青铜鸟首”;天元鼎的设计来自中国古代青铜鼎文化,配乐采用蒙古歌唱艺术“呼麦”;仙鹤围绕的玉虚宫是对宋徽宗赵佶画作《瑞鹤图》的致敬;太乙真人的“酒罐子”原型为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罐……这些充满魅力的细节,不仅仅是简单的工匠精神,而是一种更深层的创作者信仰。

  文化自信的觉醒: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

  2月13日,上映仅半个月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内地总票房已超过100亿元,该片现已杀进全球影史票房榜前20名,位列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总榜第3名。超越好莱坞影片《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的北美市场票房,成为全球影史上单一市场票房最高的电影。猫眼专业版预测票房数据显示,《哪吒之魔童闹海》预测票房不断上涨,从春节期间的90亿元已先后上涨至120亿元、140亿元,目前该片内地总票房有望突破160亿元,将超越迪士尼的《头脑特工队2》《狮子王》《冰雪奇缘2》,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总榜。

  据了解,2月8日,《哪吒之魔童闹海》已在美国洛杉矶的好莱坞TCL中国大剧院举行北美首映礼,吸引了数百名“哪吒”粉丝和部分中美两国电影界人士参与。影片将于2月14日(本周五),先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正式上映。此外,影片还将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埃及、南非、日本和韩国等国家陆续上映。影片的海外上映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外国网友表达了强烈的观影愿望。

  据了解,海外媒体如《好莱坞报道者》评价其“以顶尖动画技术与深刻叙事重新定义了中国电影工业的高度”。路透社称,《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爆火印证了中国本土IP的强大号召力。《综艺》杂志特别提到,影片中“传统神话与现代价值观的碰撞”是吸引全球观众的核心:“哪吒反抗命运、挑战规则的故事,超越了文化边界,传递出普世的人性共鸣。”可以看出,《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票房上,更证明了中国文化产品完全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认可。

  2024年夏天,第一部国产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火遍全网,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IP开发进入新阶段,这款游戏以其精湛的视听效果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全球游戏市场引发强烈反响。2025年新春,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火爆全球,再次展现了中国当代影视动画游戏行业对传统文化IP开发的巨大潜力,它不仅是一部动画,更是中国文化输出的新载体。

  这种自信不仅来自票房数字,更源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深刻认知:中国动画和游戏不仅在叙事方式和美学主旨上正在突破西方话语体系的桎梏,也证明了文化艺术产品的全球化不等于西方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中国动画电影的成功更为全球文化多样性注入了新的活力。(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