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时报
2025-02-28 12:16:11
在国产剧导演这个群体中,山东籍的新锐导演李漠是一个特别的存在。近五年的作品中,描写友情的《我在他乡挺好的》,聚焦都市爱情的《装腔启示录》,以及关注特殊行业殡仪馆化妆师的《三悦有了新工作》,豆瓣打分都达到了8分以上。正在热播的《180天重启计划》是他“情感三部曲”的亲情篇,李漠说,之所以想拍这个选题,因为人与人的关系始终是他想和观众探讨的主题。
《180天重启计划》的主角是周雨彤饰演的顾云苏,围绕她和母亲吴俪梅,以及母亲的母亲,展开三代女性之间亲密关系的讨论。
吴俪梅是个恋爱脑,上大学那会儿爱上了浪荡子顾康旗,不顾父母反对,辍学远走他乡,有了女儿顾云苏。顾康旗常年游走于生意场上不着家,28岁那年,吴俪梅亲手放弃了当初不惜一切换来的婚姻,顶着抚养女儿的压力重返社会,人到中年遇到真爱,又在48岁这年升级“孕妈”。
就像《好东西》里宋佳演的王铁梅,吴俪梅的身上也展现出了很多独立女性的“好东西”。她似乎从来不知道“安分守己”这四个字怎么写。年轻时,母亲为她布局的人生规划,她说放就放,跟心爱的男人出逃;住上了大房子,拥有了好生活,她又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婚姻成了她的牢笼;不鸡孩子鸡自己,离婚后她重新复习考上中文系,成了一名文学编辑;当了单亲妈妈的她穿得花枝招展,面对闲言碎语,她直接泼一盆水出去;当了高龄孕妇,单位让她工作和孩子“二选一”,她又一次不走寻常路,主动辞职,回家安心保胎。
有这样一个“女斗士”般的妈妈,顾云苏自然是没受过什么委屈,但目睹父母吵架、离婚,一个家从完整到支离破碎,长大后的顾云苏对母亲还是难免埋怨和不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不仅是一句歌词,也是一种成长模式的延续。当顾云苏长大成人后,也面临相似的处境。她和上司的“地下恋”长达三年,直到她在公司会议上被通知要跟随男友远走上海,她才发现自己已经变成男友的附属,鬼使神差地,顾云苏作出了和吴俪梅当年相似的选择,分手、辞职。
吴俪梅当初决定结婚时,母亲对她说:“既然是你们当初自己选的路,就要把日子过好,不然挺丢人的。”于是吴俪梅在心里和母亲有了隔阂。当顾云苏来到吴俪梅重组的家庭,吴俪梅的表现,和当初母亲对她的怒其不争又是如出一辙,“如果不是你,我不会活得这么辛苦。”顾云苏也恨不能远走高飞。
可是从天而降的孩子,让血缘关系产生奇妙反应。来照顾吴俪梅的外婆,因为生活习惯和女儿产生了矛盾,回家路上猝然离世,曾经的不理解、爱与恨,在“生死两茫茫”中变成再也无法弥补的遗憾。亲人离世导致的悲伤欲绝加上高龄怀孕的种种问题,吴俪梅急需一个贴身陪护,失业的顾云苏成为不二之选。当年长的母亲成了被照顾的角色,年轻的女儿成了可以依靠的角色,两个人在摩擦中换位思考,在现实与记忆的交织中逐渐理解对方,也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有时是女儿、有时是妈妈的亲情关系倒置的反向视角,以此来重新解构“母女关系”。
《180天重启计划》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以女性为绝对主角,却没有通过制造男女对立来引爆眼球,剧中的女性有不完美之处,作为绿叶出现的男性也诠释得非常立体,当每个个体都被塑造成“活生生”的人,他们的故事也更能让观众感到共鸣,并产生了借鉴意义。
从演员的创作层面看,周雨彤一人分饰两角,分别出演顾云苏和年轻时的吴俪梅,每一集中都有大篇幅的记忆穿插呈现,对演员是很大的挑战。但周雨彤在很多细节上进行了很多打磨,达到了形不似却神似的效果,两位女演员跨越时空共同完成了一个独特的母亲的人生之路。
有人把吴俪梅和《出走的决心》里的主角李红作对比,有所不同的是,吴俪梅自始至终都是被爱的。就像有句歌词里唱的“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吴俪梅的第一次叛逆是母亲的爱给了她出走的底气,只不过母爱里夹杂了控制的色彩。吴俪梅再婚后的第二次叛逆,也是因为有了二婚丈夫李建雄给的爱,所以即便冒着巨大的风险,她仍选择孤注一掷。因为吴俪梅对顾云苏也倾注了所有的爱,所以在顾云苏身上,吴俪梅的“叛逆”也都延续了下来。
李漠通过高级形式的表达呈现了一种“好东西”,也就是心理学常说的“被看见”,就是一个人的需要、情绪、感受、想法、心声、做事的内在逻辑以及外在的行为,能够被人正确地感知、理解和接纳。我们相信,顾云苏在一次次“回望”母亲来时路的过程中,终将“看见”、理解母亲,也会带领更多的人“看见”自己。□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 任晓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