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古戏新声邀人“入戏”

舜网-济南时报

2025-07-02 11:09:44

古戏新声邀人“入戏”

  近些年,戏歌戏腔、古风国潮等文化的流行,也让古典戏曲迎来更多人的目光。日前,戏曲文化类节目《戏宇宙》经典季开播,带领观众走进经典戏曲IP,多档戏曲类文化节目正在用别出心裁的形式,搭建起传统戏曲与大众对话的平台。

  重听牡丹亭

  打开“中式美学天花板”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在苏州古典园林的水榭亭台间,昆曲演员、梅花奖得主单雯轻摇纸扇,水袖翻飞时眼波流转,将中式美学天花板《牡丹亭·惊梦》完美呈现。

  这是《戏宇宙》经典季第一期节目的片段,演员何赛飞担任经典寻访人,和主持人一起前往苏州偶遇“杜丽娘”,昆曲的吴侬腔调让人沉醉其间。据了解,本季《戏宇宙》将选取四个经典戏曲IP,以“戏曲+经典解读”的形式解锁与该经典剧目相关的院团或演员,挖掘该经典剧目台前幕后人物故事、创排故事、深厚的地域人文底蕴。

  昆曲有600多年的历史,出自明朝剧作家汤显祖之手的《牡丹亭》是流传百年的经典,被后世无数艺术家重新诠释。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2004年诞生的青春版《牡丹亭》。《戏宇宙》首期来到青春版《牡丹亭》在大陆首演的剧场——苏州大学存菊堂,了解到首演时台前幕后的故事。这部由白先勇牵头制作的青春版昆曲,根据二十一世纪的审美观,保持昆曲抽象写意,以简驭繁的美学传统,利用现代剧场的种种概念,将传世经典以青春靓丽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再现一段跨越生死的爱情故事。该剧首演时引起轰动,被誉为“一出戏复兴了一个剧种”,截至目前该剧已在海内外演出540场,场场爆满。

  节目讲述了白先勇为昆曲传承创新做出的贡献和艰辛历程,首演柳梦梅饰演者俞玖林也回忆了为贴近角色进行“魔鬼训练”的日子:“很幸福也很辛劳。那时候20出头,身体发育已经定型成熟,我们用芭蕾的方式训练自己,感觉骨骼在撕裂,肌肉在燃烧。还加入了一些舞蹈的元素,只为了在台上挺拔起来。”俞玖林还化身经典讲解人,向观众展示了青春版《牡丹亭》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三个不同阶段的唯美爱情;在昆剧传习所,以不同空间的“蒙太奇式”表演带领观众体会戏中人物是人非的哀思。

  此外,《戏宇宙》通过嘉宾娓娓道来的讲述,传递昆曲知识,比如解析“十二花神”衣服的精美设计,昆曲不同于其他剧种,是由笛子作为主奏乐器、工尺谱作为乐谱的戏曲。接下来,《戏宇宙》还将聚焦《白蛇传》《陈三五娘》《赵氏孤儿》等家喻户晓的中国戏剧传统经典,讲述戏曲传承、创新改编的故事。

  古戏新声迷倒年轻人

  近年来,多档戏曲类文化节目用别出心裁的形式,搭建起传统戏曲与大众对话的平台。以《戏宇宙》为例,该节目目前已经推出四季,节目内容一直保持“戏曲+”路线。其中,第一季节目主打跨界融合,混搭说唱、街舞、摇滚等元素,第二季节目创演作品尝试微电影、戏曲小品等多种表现形式,第三季结合文旅资源,通过沉浸式旅行带领观众近距离感受地方戏曲,了解地方戏曲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近期完结的《越动青春》聚焦越剧文化推广,节目以“训练营”为模式,结合传统戏曲集训和年轻化表达,为青年越剧演员搭建竞技场。节目中,吕派花旦陈欣雨翻唱游戏《原神》曲目《神女劈观》,将游戏音乐与越剧唱腔融合,剑舞动作与戏曲程式化表演碰撞,形成“二次元”与“传统戏曲”的破圈共振。同样以竞赛和展演为模式的戏曲综艺,还有《非常有戏》《拿手好戏》等,这两档节目主打影视名家跨界学习戏曲、创演戏曲;《中国戏歌》《国风超有戏》则是提炼戏曲的音乐元素,与摇滚、说唱等流行音乐形式混融,呈现别具韵味的音乐表演。

  不止综艺节目,剧场内,传统戏曲也铆足了劲创新。2023年,越剧《新龙门客栈》在短视频平台爆火,主演陈丽君一跃成为“顶流”,连带着越剧吸引无数年轻人的目光。今年,她主演的青春越剧《我的大观园》开启巡演,让越剧持续获得影响力,据报道,该剧每场演出门票都售罄,很多人为该剧首次走入剧院。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上映二十天打破戏曲电影票房纪录,成功“破圈”。从这些成功的作品中不难看出,戏曲拥有强大的吸引力,只是需要符合现代审美的故事内容和表达形式,而如何与主流受众建立链接,是戏曲市场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李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