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勇往直前,铸就辉煌!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优秀教师展风采

舜网-济南日报

2024-09-10 10:35:26

  莱芜一中教师高飞:

  扛起全校语文成绩的那个人

勇往直前,铸就辉煌!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优秀教师展风采

  2006年高飞大学毕业后来到莱芜一中任教,从大学校园迈入高中校园,一切都是新鲜和陌生的,但是她又有备而来:要成为一个像自己的大学老师——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掖平那样深爱工作、深爱学生的老师。

  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高飞参加工作后很快就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中,从观察学习,到实践打磨,再到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理念,高飞的教学成绩越来越突出,每每都是级部最佳。

  为了创造完美课堂,高飞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课堂上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是高飞设计打磨出来的。为了一个自然又有吸引力的课堂导入,高飞往往会跑到学校小西湖边上一遍一遍地演练,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因为教学成绩突出,高飞先后获得山东省电化教学二等奖、济南市传统文化课堂展评一等奖、市优秀团员等荣誉。

  随着教学成绩渐入佳境,高飞的职务也从备课组组长变成了学校教研组组长。“如果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语文老师,我只需要对我教的班级负责,现在我是一名教研组组长,我就必须为全校语文成绩负责,这就是我感觉到压力大的原因。”高飞说。

  而高飞总是能把压力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因为压力大,每次考试后她都会整晚睡不着觉;因为压力大,她总等不及学校的统计数据,而是自己一个个地数成绩表,形成成绩分析报告。

  有一年带高二,因为有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高飞用文言文写下“陈情表”,充分表达了她对这份工作的重视和强烈的责任感。

  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高飞在教研组组长这个岗位上发挥得越来越好,莱芜一中语文教研组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老师们无论年龄大小,无论职称高低,都有很强的团结协作精神,每周一次的教研会,老师们都会全员参加,风雨无阻。

  而作为学科带头人,恐怕没有人相信,高飞已经连续12年没有放过一个寒暑假,这也是高飞最“遗憾”的事。不过说这句话时,她依然保持微笑,没有任何怨言。

  这就是高飞,一个热爱工作、率真爱笑,扛着莱芜一中语文成绩前行的人。

  莱芜一中教师李秀丽:

  用爱坚守 用心陪伴

勇往直前,铸就辉煌!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优秀教师展风采

  过去的一个学年,对莱芜一中英语教师、班主任李秀丽来说是特殊的一年,更是一趟艰苦的旅行,里面有温暖有微笑,也有汗水和泪水。

  李秀丽是2012年进入莱芜一中工作的,一直专注英语教学工作,直到去年暑假,因为工作认真负责且英语教学成绩突出,学校决定让她担任高三卓越班班主任。李秀丽虽然心怀忐忑,但是并没有推辞。

  “我从担任班主任那一天起,早上睁开眼睛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班里的学生。”李秀丽说。自从担任班主任,李秀丽的闹钟就调成早上5:30,保证早上6:30到班级。午休也跟学生在一起,晚上等学生都休息了才回家,由于每天早出晚归,作息时间和孩子错开,根本顾不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亏欠最多的是孩子和老人,几乎没有时间回老家。我从过完年基本就没回去看望父母,直到高考结束。”李秀丽说。

  尽管对家人有亏欠,李秀丽把这些感受都深埋到心底,一到学校她的眼里就只有学生。到达班级后,李秀丽会观察每个学生的精神状态,精神是否饱满、是否休息……只要发现问题,她就会主动和学生谈话,了解情况,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高三学生的心理状态非常重要,作为班主任必须时刻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他们把状态调整到最好。”李秀丽说。

  在第二轮模拟考后,班里有一个女同学因为心理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想出去透透气。李秀丽就陪她一起去逛商场、看电影。在李秀丽耐心地陪伴下,这个学生之后心理状态明显好转,并且考上了理想大学。

  与此同时,李秀丽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向老教师学习,向领导请教,尤其每次考试后她都要及时整理每个学生的学情分析,往往要忙到后半夜。

  就在李秀丽为了班级学生全力以赴之时,身体却亮起了黄灯。干班主任的几个月后李秀丽暴瘦了十几斤,后来手总是不自觉地发抖,身上也会不明原因地发热、出汗,去医院做检查才知得了甲亢。之后的日子,李秀丽一边治疗一边上课,而学生们也没有辜负她的付出,高考时取得了全校最佳的成绩。

  李秀丽的故事还在继续,因为她的眼里只有学生。

  莱芜一中教师马巨臣:

  用艺术力量改变学生命运

勇往直前,铸就辉煌!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优秀教师展风采

  马巨臣是1996年莱芜一中的毕业生,之后考入山东艺术学院美术教育油画专业。在本科读书期间,他创作的很多优秀绘画作品得到了学校师生的好评,部分优秀作品被图书馆和美术馆收藏。

  毕业后,马巨臣带着深深的情感返回莱芜一中,从此在美术老师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几年,培养了大批艺术类学生,引导他们通过艺术改变了命运。

  尽管从事艺术教育多年,且很多学生进入了国内最高层次艺术院校,但是有些事依然无法让马巨臣释怀,比如社会上对艺术教育和艺术生的“偏见”等。而马巨臣也在用毕生的精力,去证明艺术道路同样是康庄大道,能够改变学生的命运。

  “不可否认,艺术生的文化课相对薄弱,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是‘坏孩子’,他们其实更简单更率真,只要有正确的引导,依然可以创造奇迹。”马巨臣说。

  不过,这需要老师有更多的耐心和爱心。有一年,班里一个学生因为顽皮摔坏了上课用的模具,按照学校规定,学生必须赔偿损失。下课后学生去校门口买模具,结果傍晚才回来,而且空着手。马巨臣问他怎么没有买,学生撒了谎,但马巨臣并没有发火,只是耐心的和他交流,帮助分析他目前面临的状况。这件事后这个学生逐渐有了改变,又经过马巨臣不断地鼓励,后来认真补习文化课,最后考上了理想大学。

  家长对艺术教育的偏见是马巨臣最不愿意看到的,但也是他必须面对的。今年马巨臣的学生妍希(化名)考上了清华大学,但是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妍希是一名艺术特长和文化课都很优秀的学生,而且酷爱美术,尽管优秀但仅凭文化课成绩很难考入名校,如果通过艺术途径就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马巨臣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妍希的父母,让他们支持孩子的爱好和志向。孩子喜欢再加上马巨臣的耐心指导建议,家长最终才准许孩子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美术专业课。

  高二有一段时间妍希停了专业课,两周后,妍希来到马巨臣的办公室哭着说还想学专业课。马巨臣只能再次找到其家长做通思想工作。之后妍希很坚定地开始学习专业课,而且比以往更加努力,最终被名校录取。考上清华大学的妍希非常感谢马巨臣,现在他们也经常联系,告诉老师其在大学的点点滴滴。马巨臣通过自己努力,证明艺术道路也是成才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