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只见高楼拔地而起,不知城管执法如何在深夜严查渣土车;只见客运车站秩序井然,不知交警如何在寒风中引导车流;只见餐馆厨房洁净明亮,不知食药监部门如何严谨把关食品安全……这些,我们想让你看见。

《济南日报》、舜网、爱济南客户端、济南发布客户端、济南日报官微同步推出“融媒·见证”专栏,以集文字、图片、视频于一体的融媒体报道方式,聚焦一线,走进现场,邀你“见证”岁月静好背后的负重前行。

图说济南公交历史

1960年4月济南公交试制的沼气车,毛主席曾乘坐此车

上世纪70年代济南公交自己制造的车辆

1977年元月开通首条电车线路

1997年10月18日,公交总公司开通首条空调车线路

BRT1号线试运行

中国首条公交线路,出现在1906年的天津,当时是有轨电车。济南的首条公交线路是1926年大昌汽车公司创立的。当时,有两条线路,分别为现在的1路和4路公交车。1953年3月,济南市公共汽车公司成立,当时有职工152人,汽车25辆,并新辟了济泺路、文化路、经七路等营运路线。1977年,济南公共交通公司成立,开通第一个电车线路,也就是现在的101路公交车。1982年,分化为电车公司、出租公司、汽车公司三家。1992年,三家公司合并,成立了现在的济南公共交通总公司。

这段历史,公交驾驶员孙艳、陈松、陈永健都记得滚瓜烂熟。这源于他们作为济南公交人的专业,也源于他们作为济南人对公交系统的自豪。

那时,公交车上还有售票员

1992年,刚满20岁的孙艳通过招工进入公交公司,成为一名售票员。当时,年轻的孙艳对这份工作充满向往和热情,她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身上背着票兜,左手抱着票夹、右手握着圆珠笔,站在车上报站时的情景,“没有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过话,脸都红了,特别青涩”。之所以放弃当工人的机会,选择成为售票员,是因为在那个年代公交车是人们的主要出行方式,能每天在车上飞驰,是件特别神气的事儿。不过,孙艳的向往很快就被泼了冷水。

这盆冷水,首先来自并没有想象中美好的工作环境。孙艳说,上世纪90年代的公交车,没有空调和暖气,“四处都漏风”,一到夏天汗水不知浸透衣服多少次,而冬天手指被冻得像萝卜一样又红又肿,连划票、撕票都困难。“那时候母亲给我织了一副露手指的毛线手套,经常车跑了好几圈都暖和不过来。”孙艳说,那时候售票员不仅承担着售票和报站的任务,每天收车后还要负责打扫车内卫生、擦洗车身,这些体力活在冬季、夏季更是噩梦,“下雪天接一大桶水擦车,一边擦一边感觉水在结冰,冻得没有知觉。”

常常遇到素质差逃票还不承认的乘客,也给孙艳带来了很多委屈。“有些人买近乘远,明明被我抓住了,不承认不说还污言秽语地骂我。第一次碰到这种事的时候委屈得掉眼泪,回到车队带我的老师安慰了很久,还教我怎么去化解这些情绪。”孙艳想起当时的心情,仍无法平复。

从说话会脸红的新人,到娴熟的售票员,孙艳成长、坚持了7年。1996年开始,济南市的公交车逐步推广无人售票,孙艳手里那些面值五分、一角、两角、五角的车票,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1999年,孙艳开始学习驾驶,次年成为第一批从乘务员岗位转到驾驶员岗位上的女驾驶员。

那时,驾驶员最怕冬天、夏天

孙艳学车时,用的是最后一批老式汽油车,那时她连普通轿车都没有开过。“老式汽油车车况很差,而且打方向时没有助力,我们女孩力气小,学车的时候拐弯打方向都要站起来,使劲拽方向盘。”孙艳说,自己走上驾驶岗位后最初开的是8.5米的车,悬挂式离合经常出毛病,这让她从一开始便练就了一身驾驶本领。随着车辆的更新换代,驾驶员也越来越舒适。2008年从部队来到公交公司的陈松学车时,就轻松了很多。不过,10年前的车辆跟现在仍没法比。

“那时候我还在实习,车上有个老师专门带我,我和老师俩人都争着开车。因为冬天车上太冷了,只有驾驶员脚下的位置有一个暖风口,开上车最起码脚是暖和的。”陈松说,2008年学车时,开的是“黄海车”,2009年、2010年换成了8米的手动挡依维柯,没有空调不说车况还不好,常常出故障。2012年车型更新为10米长的金旅牌汽车,车辆密封性好了,但依旧没有空调。2014年,宇通牌12米长公交车上岗,陈松明显感觉出“条件好了”,“终于有空调了。”

在没有空调之前,夏天车上只在驾驶员头顶位置有一个小风扇,驾驶员们常常纠结开或不开——不开风扇热得受不了,开了风扇吹一天颈椎疼痛难忍。“我们驾驶员之间还有一个比赛,就看谁坚持不开风扇时间长。当时我驾驶42路车,从始发站到新世界商城就受不了了,毛巾一边擦汗水一边往下淌,顺着衣服、裤腿滴下来。”陈松说,自己的老师能坚持全程不开风扇,“特别厉害。”

那时,“气蛤蟆”“大辫子”最流行

孙艳小时候,济南的公交线路很少,她常跟着母亲乘坐“大辫子”1路车去大观园;陈松家住南部山区,眼看着来市区的公交线路越来越多;而对“90后”公交驾驶员陈永健来说,公交车是从小的出行方式。“听我妈说,小时候带我坐公交车,车上报站我就会跟着再喊一遍,就是喜欢公交。”陈永健后来考上了公交公司的职工学校,2014年毕业后终于如愿成为了一名公交驾驶员。

孙艳驾龄近20年,陈松驾龄10年,陈永健算是他们的晚辈。作为“90后”,陈永健是车队最年轻的驾驶员之一,他说自己虽然来得晚,但经历的是济南公交发展最快的时期。“不论是BRT建设,还是投入新能源车,包括现在的定制公交,我工作以来公交发展越来越好,车上条件也没得说,驾驶员和乘客都很舒服。”陈永健说。

陈永健曾听家中老人说起,上世纪50年代初,济南的公交车是“金刚车”,“金刚车”车头长,人们都叫它“大鼻子”;到上世纪60年代,马路上开始出现“沼气车”,因为都在车顶上放一个大胶皮袋子,用来放沼气燃料,黑色的胶皮袋子远看特别像个大蛤蟆,于是有了“气蛤蟆”这一称呼;来到上世纪70年代,济南电车正式剪彩通车,标志着济南迈入全新的“大辫子”时代,在当时,乘坐电车成为济南人最流行、最时尚的出行方式。

这些不同时期对公交车的别称,见证着济南公交车型的变化和公共交通的发展。公共交通的不断升级、革新,不仅是公交驾驶员的回忆,每位济南市民也都在共同见证。

(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曹雅欣 崔健 张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