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当前,济南正面临着走在前列、扬起龙头的重大机遇,必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理念,切实将党建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

《济南日报》、舜网、爱济南客户端、济南发布客户端、济南日报官微同步推出“融媒•先锋”专栏,以集文字、图片、视频于一体的融媒体报道方式,报道党建活动和党建成果,宣传全市各级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事迹,进一步激励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坚定信念、立足岗位、扎实工作。欢迎各界朋友通过“融媒平台”向我们提供线索,对于话题有何看法、建议,可以给我们留言。

每月120元 农村老人入住“电梯洋房”  健身房、洗衣房、阅览室全配齐

在老一辈的传统观念里,讲究的是安土重迁、养儿防老,这一认知在农村尤为流行。要想让农村老人住进养老院颐养天年,听起来多多少少都有些不靠谱。可是在近日开业的平阴县孔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报名入住的老人却特别开明。“这里有诊所、药店,有人照顾,儿女上班不用再惦记俺。”“跟老朋友一块吃饭,吃得更香。”孔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不仅干净整洁,阅览室、洗衣房、棋牌室、健身房等设施一应俱全,价格还特别便宜,住宿每月只要120元,一日三餐也不过每天10块钱。

孔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成和运营,离不开孔村镇以党建引领养老服务做出的努力。正如孔村镇挂职党委副书记张强所说,“一是场地支持,面积富裕的村两委大院优先供幸福院使用;二是组织支持,在建设、运营过程中充分发挥村两委、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的带头作用。”

党支部书记当大厨 每餐只要一块八

以党建为引领,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做养老服务,在孔村镇,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201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济南市第一家农村幸福院——范皮村幸福院。

红烧排骨、西葫炒肉……在范皮村幸福院,8位老人围坐在一起,你帮我夹一块排骨,我给你讲一件新鲜事儿,热热闹闹地吃起了午饭。年纪最大的王明奎今年已经86岁了,自从2013年范皮村幸福院建成,老人就一直在这里生活。王明奎说,他与幸福院的感情很深,“我喜欢住在这里,大家在一起聊天、看电视,热闹得很。”

幸福院的地址,原是范皮村两委所在地。幸福院建成后,新的村两委办公室建在了紧邻幸福院的南侧,3名村两委成员,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先来幸福院转转,义务承担了照顾老人的工作。为了节省预算,在幸福院新建立的一年半,村支部书记郭庆勇亲自当起了厨师,老人们称他为“做饭书记”。如今,郭庆勇和村党支部的另一名党员仍然承担着为老人们采购食品的任务。“预算有限,交给别人不放心,怕这笔钱不能全部花到老人身上。”郭庆勇说。在范皮村幸福院,老人们每顿饭只要一块八毛钱,早上有鸡蛋,中午和晚上都是荤素搭配,每周还会包一次饺子。

以范皮村为试点,孔村镇按照村集体主办、国家补贴、社会捐赠互助养老的原则,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已建成10处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辐射范围达到35个村庄。在充分吸取范皮村运营经验的基础上,4月1日,孔村镇最大的幸福院——位于孔村村的孔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也正式开业了。

健身房、洗衣房、阅览室 还有价值17.8万元的医用电梯

71岁的孔村村民贾继先是典型的“空巢”老人,儿子定居郑州,一年到头只有过节才回来几趟。由于不习惯城里的节奏,贾继先老两口还是选择留在村里生活。虽然衣食无忧,但家里还是冷清了些。

 “今天中心开业了,我专门来看看,住宿条件这么好,一天3顿饭才10块钱,关键是老人们在一起,大家打打牌、拉拉呱,心情舒畅,孩子也不用天天挂念了。”摸摸健身房里崭新的器材,抖抖被太阳晒得暖暖的床铺,贾继先咧开嘴笑了。开业第一天,贾继先就给自己和老伴报了名。他说,这个玫红色的小楼,是村里最好的房子。万万没想到,到老了,还能住上这样宽敞干净的楼房。

老人口中“最好的房子”到底是啥样的?与很多老楼改造后用做日间照料中心不同,孔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是新建楼房,共三层,建筑面积2400多平方米。在功能分区、配套设施等方面都是量身定制、养老专用。除了提供126个床位的房间外,中心一楼设置了健身房、棋牌室、阅览室、餐厅、洗衣房……为了方便老人头疼脑热时能得到及时诊治,村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借日间照料中心投入使用“乔迁新址”,搬到了中心一楼,村里的老人真正实现了“医养结合”。

让老人们特别骄傲的还有中心那部价值17.8万元的电梯。在很多专业的养老机构都不配备专业医用电梯的情况下,孔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配备了可供医用担架进出的专业电梯,细节之处考虑得也是相当周到。

资金难筹、观念难转 党支部成了“主心骨”

高大上的“电梯洋房”,花费自然不菲。当听到孔村村支部书记王兆玉讲到,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共花费了520多万元时,很多人还是“吓了一跳”。虽然作为镇驻地村,孔村村一年有20万元左右的集体收入,但要建设这样一个大工程,几百万元的缺口又该如何填补?

 自从2016年,在孔村村两委、党支部会议上通过了筹建孔村日间照料中心项目,王兆玉就开着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虽然平阴县支持了60多万元,孔村镇也给予了一定补贴,资金缺口依然很大。最后,多亏修建青兰高速占用集体土地的地上附属物拨付的300多万元补偿款救了急。要动用“巨款”用作养老事业,王兆玉又犯了难。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的家庭还好说,老人已经不在了的家庭就难免有异议。村党支部的党员们挨家挨户上门做群众工作,终于抚平了村民的情绪。

中心运营起来了,王兆玉又有了新的烦恼。3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电费、2400多平方米的暖气费,单是这几项硬性支出一年就要十几万元。但即便运营的缺口不小,王兆玉还是坚持不能向老人多收钱。“资金的缺口,还要靠党支部继续想办法。”王兆玉说。

资金难筹,养老观念也难转变。王兆玉与村党支部的党员们多次牵头召开面向孔村60岁老人的会议,并数次走访有意向报名的老人子女,劝说他们摆脱传统养老观念的束缚。

“帮儿女尽孝,替老人解忧,为居民分忧。”是孔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立的目的,这三句话也一直悬挂在中心一楼大厅的中央。为了提高孔村村乃至孔村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王兆玉带领孔村的党员们,依然奔波在路上。

(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 刘阳 冯经纬 吉颐 赵倩 赵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