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医界“大咖”泉城论发展 ④ | 张道宫:希望能在国际医疗难题中贡献中国方案

舜网

2023-07-07 21:10:12

  张道宫,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省耳鼻喉医院)眩晕病防治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多年来,张道宫扎根临床、大胆创新,开展了一系列眩晕疾病治疗创新性工作,践行职业使命,彰显医者风范,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2018年被评为“全省改善医疗服务示范个人”,2020年被评为“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2021年被评为“山东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个人”,2021年被评为“山东好医生”。 

医界“大咖”泉城论发展 ④

  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省耳鼻喉医院)眩晕病防治中心主任张道宫做学术报告

  从每天个位数到百位数患者 帮助患者解决病痛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2006年,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在王海波教授的主持下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眩晕疾病科。那一年张道宫刚刚毕业,便在著名耳科专家王海波、樊兆民的引领下,投身到医院眩晕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中。经过多年奋斗,张道宫迅速成长为眩晕医学领域的佼佼者。

  在工作的第二年,他遇到了一位棘手的耳石症患者,正是这名患者让张道宫的名字被大众所熟知。“患者大约60岁,她给我描述的感觉是‘如坠深渊’,早上起床,晚上躺下或者睡觉翻身的时候会出现非常剧烈的,但时间不超过一分钟的眩晕,而且伴有呕吐。患者每天饱受折磨,甚至不敢躺着睡觉。”当确认了是耳石症后,张道宫尝试着帮神经内科的专家给患者复位,复位后大约也就5分钟,患者竟神奇地好了,说自己无论是站起来还是坐下都不晕了。神经内科的专家也觉得很神奇,后来再有从神经内科转过来的耳石症患者,张道宫都治疗得很好。“从原来的一天看几个患者,到现在一天得看上百个患者,我们在医疗技术上不断闯关夺隘。我想,帮助更多的患者解决病痛折磨,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重大科学研究新突破 创新性提出梅尼埃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2018年,医院眩晕疾病科经过12年的发展,经山东省卫生健康委批复成立山东省眩晕病防治中心。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眩晕中心,每年的门诊量达25000例,住院患者达3000例,进行眩晕外科手术的患者每年有300例。随着规模的扩大,中心至今已经累计接诊20万余例眩晕病患者,在国内最多。

医界“大咖”泉城论发展 ④

  张道宫接受记者采访

  6月29日—7月2日,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省耳鼻喉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济南隆重召开。眩晕分论坛作为本次高质量发展论坛18个分论坛之一,聚焦当前学术热点,探索未来发展趋势,其热议话题之一便是“关于梅尼埃病的研究”。梅尼埃病的发病机制医学界至今尚无定论,以往治疗梅尼埃病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药物控制,但很多按时服药超过半年的患者仍觉无效,少数医生就会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传统治疗梅尼埃病主要通过内淋巴囊减压术、前庭神经切断和迷路切除这三种方法。第一种眩晕控制率比较低,后两种则是以牺牲器官为代价。为解决这一痛点,张道宫作为眩晕学科带头人,带领团队潜心研究眩晕疾病的临床治疗手段。2015年张道宫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应用半规管阻塞术联合人工耳蜗植入治疗晚期梅尼埃病,既控制了眩晕(有效率达98%),同时又提高了听力,并减轻了耳鸣,在梅尼埃病治疗的国际难题面前,开出了亮眼的“中国处方”,让传统的破坏性治疗手段成为过去时,也让眩晕患者看到了治愈的新希望。

  眩晕困人无数避免眩晕从日常小事做起

  张道宫告诉记者,眩晕病患者就诊时有三个症状最为常见:头痛、发热、头晕,而且眩晕病尤其好发于老年人群体。如何预防眩晕病,他给出了几点建议:避免过度劳累,平时要低盐饮食,控制烟、酒、咖啡因的摄入;保持正常的作息规律,早睡早起,不熬夜不劳累,避免情绪大起大落;有前庭性偏头痛的患者,要尽量避免红酒、咖啡、巧克力等食物的摄入;要适当补钙;老年人尤其要注意防摔倒,因为对于老年人来讲,摔倒有可能会带来致命性的风险。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眩晕患者也呈上升趋势。此次眩晕分论坛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便是成立“山东省医师协会眩晕病诊疗专业委员会”,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眩晕病诊疗规范化水平,加强群众对眩晕病的理解和预防,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刚当选的山东省医师协会眩晕病诊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道宫说:“希望通过专委会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临床研究,提高眩晕病诊疗的水平,为建设健康山东、健康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