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
2023-09-15 09:56:44
金秋九月,鲜美烟台,硕果盈枝;仙境海岸,云海缥缈。
9月14日,为期两天的向“绿”而行“碳”寻高质量发展之路网媒总编看烟台主题宣传活动圆满收官。活动由烟台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指导,中国城市新闻网媒联盟、烟台市融媒体中心、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主办,胶东在线网站承办,30余名全国网媒总编辑、新闻记者组成的采访团,按照“黄渤海新区—福山区—长岛综合试验区—蓬莱区”的行程,走访了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以及美丽海湾、海岛生态等方面的10余个点位,见证了烟台向“绿”而行、“碳”寻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成果,感受到了烟台奋力争当“碳”路先锋、携手“碳”路未来的决心和信心。
从绿色制造到绿色生活,见证产业变革与城市共生共荣
从绿色制造说起。绿色制造是促进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烟台作为工业门类齐全的城市,要想实现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生产和工厂的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是重要课题。在福山区,鲁宝钢管以绿色制造实现了与城市共生共荣。“鲁宝钢管的创新硬功夫,节能减排成效突出,绿色工厂高颜值、不简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清洁新动能。”厦门网编委、新闻中心主任赖旭华说。在黄渤海新区,荣昌生物以绿色制造讲述着创新好药的“出海故事”。“生物医药绿色高质量发展,科研是关键,荣昌生物默默耕耘,‘一举成名天下知’,靠的是敢啃硬骨头的科研韧劲,更少不了地方高效的营商发展环境。”青岛新闻网总编辑王东升表示。
可以清晰地看到,创新永远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今天的烟台,创新活力持续迸发,优质资源加速聚集,充满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其中,烟台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开展技术研发,累计攻克ADI(有机二异氰酸酯)全产业链制造技术、突破尼龙12全产业链制造成套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等行业关键技术。“创新引领美好生活,泰和新材在‘双碳’赛道上开辟新阵地,引领新材料行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持续为美好生活赋能,同样令人‘碳’为观止。”星辰在线湘江理论工作室主任张妙波说。可喜的是,泰和新材在蓬莱区建设的绿色印染工厂进入调试阶段,年内即可投入生产。
从美丽海湾到蓝色碳库,见证“碳”路未来“烟台优势”
把目光从制造强国聚焦到经略海洋。今年以来,烟台着力推进海洋文旅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全方位谱写“诗和远方”融合实践发展的生动篇章,加快建设更具活力文化强市和更高质量旅游名城,打造世界级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目前,烟台入选2023年中国“十大秀美之城”“2023避暑旅游优选地”,烟台八角湾、长岛庙岛诸湾入选国家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多个“金字招牌”相继落户烟台,彰显了城市的不凡实力,城市品牌效应持续释放。
其中,美丽海湾不仅是烟台的“城市名片”,也是烟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当下,烟台正全力打造绿色生态城市、着力建设现代公园城市、加快构筑美丽蓝色海湾。从蓬莱阁到蓬莱湾,蓬莱将散落的景点串珠成链,随着“两天一夜打卡蓬莱湾”等产品的出圈,这正是蓬莱正着力构建的文旅新格局——打造蓬莱湾滨海旅游带。第一次来到蓬莱阁的武汉长江网副总编辑陈志远感慨,未来,蓬莱滨海旅游大格局,必定大有可为。
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禀赋,让烟台有了“美丽海湾”。但海洋之于烟台,远不止“美丽海湾”,它还是沟通内陆的桥梁、科技创新的前沿,以及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建设海洋牧场筑牢“蓝色粮仓”、发力“蓝碳经济”的战略支点。
2022年年底,一笔来自大海的“呼吸”贷,让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海洋蓝碳变成了实打实的“真金白银”:在海底发展海草床的长岛孙家村,村办企业东源海洋牧场成为“海草床、海藻场碳汇贷”的首个受益者。广州大洋网总监黎建科表示,“长岛积极开展蓝碳经济创新实践,推出了全国首笔‘海草床、海藻场碳汇贷’、全省首笔‘海洋牧场物联网贷’和全市首笔‘海带碳汇贷’,在蓝碳应用实践领域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长岛方案’。高标准建设国际零碳岛,未来可期。”
一个个“碳”路先锋者的生动创新,铸成了一份成色十足的“烟台优势”。当下,烟台市奋力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当先锋、走在前,市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各部门聚焦政策保障、项目支撑、协调推进,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强势前行。有重大战略的叠加赋能,有“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有“恰到好处”的实践路径,有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这样的国际性展会的加持,今天的烟台,正处于绿色低碳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期、机遇期、黄金期。正如中国城市新闻网媒联盟会长胡宝祥在行程结束时所说,“烟台决策者在发展设计上、在城市绿色发展理念上,已经形成一整套的战略和安排。企业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市民的绿色发展理念也在深入人心。”他还表示,期待山东烟台交出更有质量、更有温度、更可持续的出色“绿色答卷”。